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4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纪氏作为当家主君,之前也有出去查过账,但基本上只需要一日,从来没有像这次,都好几日了还没回来。

难不成是这账出了什么问题吗?

薛宝代撑着腮帮子,忍不住猜测。

李桢这晚没有回来,薛宝代本想要睡个饱觉的,但小檀却匆匆忙忙的来叫他起床,说是纪氏一早回来了,这样一来,就得去请安了。

薛宝代赶紧换好了衣衫,梳洗打扮好,便赶去了明净堂。

纪氏本打算昨晚回来的,但因为下过雨,农庄的路泥泞不好走,只能今早赶路,没曾想刚坐下来喝了一口热茶,薛宝代那么快就收到消息,来给自己请安了。

纪氏摆了摆手,示意将人请进来。

不过几日光景,他这个女婿瞧着没有一点儿变化,恭恭敬敬的请完安,便乖乖的站着,等着他说话,只是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亮亮的,倒莫名生出几分期盼的意思来。

纪氏深吸了一口气,最后留薛宝代多说了会儿话。

直到厨房那边送来了早膳,而公婿二人至今还没有一起用过膳,纪氏便没有留他。

薛宝代离开后,纪氏的贴身掌事道:“没想到主君一回来,少主君就来给您请安了,可见是时刻想着您的,不像这府里的一些人,还得让主君来收拾烂摊子。”

李府那些庄子和铺子的账,这不查不要紧,一细查起来,竟发现有不少亏空。

而有这个胆子挪用的人,整个李府又有几个呢,可李陵又是个极重孝道的人,到头来,还得是纪氏用自己的嫁妆来填补,粉饰太平,不然闹起来,最后损的还是李府大房的脸面,影响的也是他女儿的仕途。

从明净堂回来,因为纪氏对他的态度不仅比上次好,还与他多说了好几句话,薛宝代的心情明显好很多,正好他今日身子也爽利了不少,午后小憩完,让人跟纪氏通报一声后,便出发去玲珑阁了。

萧年年早就在门口等着了,萧祭酒一向勒令子女们恪守繁文缛节,未出嫁的男子一般是不得出府的,除非是有长辈陪同,这回他还是趁着萧祭酒不在家,与萧主君说过后,才得以出来的。

一见到薛宝代,萧年年便迫不及待的挽住了他的手,询问他的字怎会进步如此之大。

都是一起长大的,薛宝代还曾被送去过萧家的族学,萧年年是知道薛宝代的字的,虽然她阿娘是国子监祭酒,桃李满三千,但说实话,他却写得是一手烂字,没少被训斥过。

所以他很好奇,薛宝代是不是请了什么名师。

当得知这个名师就是李桢后,萧年年恍然大悟,倒觉得这一点都不奇怪了,毕竟就连他阿娘都夸过李桢这个状元郎的字,甚至还收藏了她的墨宝观赏。

两个人聊完这个话题,便一同进了玲珑阁。

萧年年的祖父萧老主君是一品诰命,是位很是德高望重的老主君,对萧年年也很是宠爱,下个月初一就要到六十大寿了,萧年年想要送件能讨得他老人家欢心的礼物,只是在玲珑阁挑来跳去,像是字画,家中是不缺的,玉佩如意的话,也有些落俗,而若是买些针线亲手做香囊的话,也来不及了,而且他的手一点儿也不巧。

这样一来,却是犯了难。

薛宝代想了一下后,便建议他可以挑一把宝剑送给萧老主君。

他阿爹是太夫的养子,自小在太夫膝下长大,而萧老主君是太夫的手帕交,太夫曾与他阿爹说过,萧老主君年轻时是个英气的性子,还曾经吵着要习武,只是后来嫁人后,才慢慢的磨了心性。

萧年年也是才知道,原来祖父年轻时竟是这样子的。

他当即就听了薛宝代的话,放下了手中的字画,决定就给祖父送一把宝剑,不过今日时辰有些不够了,眼看着他阿娘要从国子监回来了,只得赶紧先回家去了。

薛宝代简单买了两样东西后,也上了李府的马车。

两个人都走后没多久,一个书生模样打扮的人来到了店里,将抄好的书拿给了掌柜的,掌柜的检查过后,便给她结了钱,一共是一两银子。

书生将钱拿好,正准备离开时,却忽然瞥见了墙上的那副描绘市井热闹的字画,掌柜的见她看了许久,便道:“这是前朝大家之作,你可买不起,值好几百两呢,就连萧家的小少爷都看了许久,差点买下来给祖父做寿礼呢。”

掌柜的也知道她的情况,道:“你还是赶快回去抄书吧,不然连药都买不起,还怎么参加明年的春闱?”

乌奢忍不住用袖子捂着唇,轻咳了一声,对掌柜的道:“多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