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页)
苏青瑶瘫软下来,脑袋空空,真像浮在莲花池。她望向窗外,煮沸的日光照来,很暖,耳垂也晒红。
他们两人谁也不记得在华安大楼吃了什么餐点,大抵说了许多不痛不痒的闲话,穆淑云栖在二人之间,唧唧喳喳的,活像只小麻雀。
出来时,已近傍晚,起了夜风,行道树影婆娑,满地破碎的影子。
于锦铭先替她叫车回家,自己再去送穆淑云。
他们在金门大酒店外等候时,苏青瑶的帽子突然被风吹走,挽起的长发在面颊乱舞。于锦铭跑去追,他军校出来,没几步就赶上,长臂一捞,抓回来,递给她。
苏青瑶走到于锦铭面前,两手握住水貂皮的帽檐。
彼此相距半步之遥。
他垂下脸,睫毛卷翘,镀着薄薄的金光,眼眸也如熔化后流动的黄金,雕在素白的肌肤。苏青瑶有点懂穆淑云初见他的滋味,“呀,洋人!”,呀,于锦铭……她颤颤地呼气,似叹息,但绝非烦恼的哀叹,是胸膛有口热气,要破土而出。
其实他在那时可以吻她的,她会装作尴尬的意外,但他没有做。
就这样,苏青瑶回了家,一路上拿着帽子,没有戴。
夜里徐志怀回家,她去接下外套,与他同桌吃饭。洗漱后,徐志怀问她跑马厅怎么样,好不好玩?苏青瑶踮起脚,解着丈夫的领带与衬衣纽扣,浅笑着答,很有意思,骑了小马驹,可惜错过了十一月的秋季马赛,但他们可以等五月份举办春季马赛,再一起去看。
徐志怀目光温柔地吻过她的唇,道:“好,我们春天一起去。”
苏青瑶点头,替他挂好衣服,换上睡裙,躺在他枕边。
圆月渐升,她卷着被褥躺在床榻,耳边好似还回荡着轿车摇晃的细响。她脸有些热,也有些怕,因为这太错,她是嫁了人的,还嫁出去四年。这四年来,徐志怀待她也很客气与周到,没有任何需要报复的地方。何况,他那样在乎颜面,她不能做这种事害他。
然而……然而……
苏青瑶屏息,终究决定不再去想。
她默念着数字,很快,倦意袭来,就背对着丈夫,蜷缩着,沉沉睡去。
第十五章年前心事
转眼临近腊八,苏青瑶身为当家主母,要置办年货、熬腊八粥、送灶神、扫尘……过年规矩多,又扯不开人情世故,哪样都棘手,忙得脚不沾地。
一些佣人预备回家过年,她要算清工钱,但也不能全放,该留的要留,不然走得空空。留下的必然涨点工钱,怎么留、涨多少,需她去谈。还有徐志怀圈子里要交好的友人,黑白两道,各家各户,送什么礼,写什么吉祥话,也需亲力亲为。
她说当徐志怀的妻,是谋生的活计,真不假。
是日,天朗气清,苏青瑶早起,监督佣人扫尘。
临近收尾,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工,两手捏一张泛黄的纸与几张老照片,跑来寻苏青瑶,说这些东西是打扫的时候从书缝里掉出来的,她没乱动。苏青瑶知道她的意思,她是年底临时招来的短期工,就干一个新年,这样战战兢兢,是怕女主人不好相处,往后苛待她。
“给我吧,”苏青瑶接过,摆摆手,让她继续干活去。
她展开叠好的纸,一看,竟是徐志怀的毕业证书。上书:学生徐志怀系浙江省鄞县人,现年二十三岁,在本大学电机工程科肄业期满考核成绩合格……左方钤印交通部南洋大学之关防。
徐志怀二十三,那是民国十四年,真难想象,两年后他就要携聘礼来娶她了。
二十五是个很好的岁数,如日中天,只不过苏青瑶那会儿刚满十六,奶气未褪,衬得他十分老成。
再看照片,一张是集体毕业照,余下的是他读大学时与好友的合照。
其中两位苏青瑶见过,一位姓沈,一位姓张,当年她与徐志怀结婚办宴,这两位都有出席,苏青瑶给他们敬过酒。
余下的一位,她头回见,也从未听徐志怀提过。瞧模样是个俊俏的年轻人,腰杆笔挺,唇角天然上扬,朝气蓬勃。这几人每每合影,他都站在徐志怀身边,甚是亲昵的模样。
小阿七草草擦好窗,溜到苏青瑶跟前,伸长了脖子偷摸摸与她一起看照片。
她蛮爱多嘴,凑在旁边,说:“原来先生当学生那会儿就这么严肃呀,这几位聚在一起合照,像余下三位每人欠徐先生好几百块钱似的。”
苏青瑶起先没注意,一听小阿七的话,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