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讨丞相府(第2页)
说完张廷玉便完全晕了过去。
杳闻宁看向他们,问道:“他这是怎么了?”
俞非晚将他背起来,恨铁不成钢地说,“他后脑曾受重伤,还用那里撞我。真是自不量力。”
嘴上抱怨着,下一刻却跟林肖将说:“我先带他下去休息。”
他们俩走了,房中就只剩下杳闻宁与林肖将两人。
杳闻宁抱着手臂看着榻上的蔡明知。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醒,若是今天之内能够醒来还好说,若是醒不过来,恐怕是要将她逼入穷途了。
不久之前,国子监。
午休时间,前院学堂外有不少学子,有的三两成群讨论着文章,也有人在亭子中坐着闲聊,也有人晒太阳散步。
突然,一阵叫喊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只见王主簿惊慌失措地跑了过来,嘴里叫嚷着:“杀人了,杀人了!!!”
撕心裂肺地声音瞬间吸引了不少监生围过来,纷纷问道:“王主簿,发生了何事如此惊慌?”
王主簿是个骨瘦如柴地中年人,听说早年也是国子监的学子,奈何家境不好资质也平庸,多年苦读无果,幸而白祭酒心善,安排给他一个七品主簿的差事。平时做事勤勤恳恳,没有架子,与学子们的关系也不错。
他扶着一个监生的胳膊,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杀,杀人了。杳闻宁,杳监丞杀了率性堂的……蔡明知。”
“啊?”
学子们显然都不信。
那杳闻宁是丞相之女,骠骑卫上将军,怎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杀人?
“真,真的。”王主簿抬起手,颤抖着指向号舍的方向,“不,不信,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
说完惊觉过渡的王主簿便不省人事了。
众人看他的样子不像有假。
若真是在国子监内发生草菅人命的案子,还有王法吗?
学子们义愤填膺起来,几个人自告奋勇地送王主簿去看郎中,大部队便往杳闻宁的住处走去。
小院子里有挤满了人,众人推开房间的门,里面空无一人,地上,赫然出现一摊血迹。
衣柜也凌乱不堪,一看便是翻找东西后仓皇离开。
虽然难以相信,不过那地上的血是万万抵赖不了的。
学子们看见眼前证据确凿。脸色铁青。
“他们人呢?”
“这该如何是好?”
“大家别慌。”在门口的那名监生转过身,眼神较他人坚毅许多:“此事涉及人命,我等应该去报京兆府。”
“可是杳闻宁家世显赫,京兆府能接这案子吗?”
“家世显赫又如何?人命便是天大的事,我等莘莘学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兄台的这些年的圣贤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了不成?”那人大手一挥,义愤填膺地说道,“各位,杳闻宁不在这里,肯定是怕东窗事发,所以带着尸体逃跑了,”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那位监生见大家如此犹豫,又说道:“那杳闻宁姐姐是贵妃,父亲是丞相,算是半个皇亲国戚犯下罪过,这事皇上是定要过问的,上殿面圣呀,多好的机会,你们这些连恩试卷试过不了的,今后哪还有这种可以在皇上跟前露脸的荣幸?”又说,“行,你们不去,我去!到时候检举有功,皇上封赏,到时候你们还在这国子监毕不了业!”
这一招虽然戳人肺管子,不过也正说到人心坎去,果真奏效。
这时主簿也醒了,一听学子们要去伸张正义,爽快地批下了假,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兵分三路,一路人去丞相府,防止杳闻宁藏匿或者逃跑,一路人去蔡府,将此事报告给蔡侍郎全家,蔡全身为刑部侍郎,若有他的支持,那么京兆尹那边便会顺利许多。
最后剩下的人去京兆府将此事报官。
临近未时,街上渐渐恢复活力,商贩们开始支起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