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页)
甚至提起他时,人们最先想到的已经不是他的样貌,而是他的“神经质”和“致命嘲讽”。对这样一个人,托马斯多少有些好奇。但作为一个成年人,过得舒服可比区区好奇心重要得多,所以他原本并不打算和沃尔夫先生有什么交集。直到有天下班时,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托马斯不小心瞄见,沃尔夫的文件包里居然装了一本《资源枯竭下的国际联合》。或许是被下班的快乐冲昏头脑,托马斯不假思索地开口:“你居然还看这种书呢?”说完他就后悔了。其实说和沃尔夫不熟吧,他俩天天背靠背坐着;说熟吧,又没说过几句话。托马斯深刻怀疑自己的语气太亲近了,亲近得莫名其妙,甚至是有些无礼。不过沃尔夫倒没什么异常,甚至回头看了托马斯一眼:“你看过?”托马斯摊手:“大概翻了翻。做前沿科技这行,对政治动向多少有点关注。”沃尔夫笑笑,继续整理文件包:“学术和政治相结合,向来不是好事。”托马斯也收拾起东西来:“时代变了呀。现在科研所受的重视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当我们走进这里时,不就已经和政治结合上了吗。不然你又为什么看这种书呢?”沃尔夫拉起包包拉链:“这是我的一点个人兴趣。”“今晚有空吗?要不一起喝一杯,深入聊聊?”托马斯这么问的时候其实没觉得沃尔夫真会答应。“好啊。去哪家?”但实际上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沃尔夫也不过是个病入膏肓的孤独症晚期患者罢了。夏日,新人,小可爱一般来说,痛苦会让时间变长,但人刚工作的那一年却似乎违反了这个定律。从学校到工作,生活环境变动巨大,有太多事情需要学,这使人苦不堪言。但同时,年轻人们又对未来充满希望,督促着自己去学习更多,尽快做到得心应手,于是还没缓过神来,一年就没了。这一年里,皮克西西先生还是老样子,一半时间在研究所,一半时间在奇斯卡大学。那些他无暇顾及的事,沃尔夫都会替他料理得妥妥当当。比起实验助手,沃尔夫更像个全方位的秘书。而托马斯和沃尔夫渐渐熟络起来——至少在托马斯心里算是熟了起来。他渐渐发现沃尔夫先生这个人,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以沟通。实际上只要别和他聊工作,也别劝他改变说话风格,就基本上可以做到相安无事,甚至可以聊得比较愉快。托马斯自认是学化学的人当中比较爱看书的了,想不到沃尔夫阅读面更广,有时候喝多了在酒吧里跟托马斯聊什么哲学,听得托马斯一个头三个大,赶紧给他换个话题。而不管托马斯换什么话题,沃尔夫通常都能接上。托马斯第一次和沃尔夫一起在研究所餐厅吃午饭时,拉拉她们简直惊掉下巴,不过后来日子久了也就习以为常。托马斯晚上不想早回家时,也常约沃尔夫去喝个小酒,沃尔夫几乎就没有拒绝过——因为他每晚都不想太早回家。沃尔夫6岁时父母离异,后来父亲失踪,母亲改嫁,他跟着外祖母生活。离谱的是他还有个比他小10岁的同父同母的亲妹妹,他负责养。个中时间差托马斯看不懂,托马斯也不敢问,只能理解为这是沃尔夫喝醉后说得糊涂了。总之沃尔夫这个“亲妹妹”现在是中学住校,而沃尔夫一个人租住在奇斯卡的一间小公寓。国联员工的工资、社会地位都不低,但沃尔夫毕竟也才28岁,才工作了5年而已。这样的情况下不仅要负责自己的日常开销、还清父亲的债务,还要再养一个小孩子——尤其是他还生活在超一线大都市奇斯卡——这么算下来工资大概也就是刚刚够用的水平。也难怪拉拉说他们“不和沃尔夫一般见识就当是同情”,这么看来沃尔夫的人生确实拿了高难度的剧本。生活不给他甜头,他也就只能时不时地从美酒和香烟中寻找刺激。“家”中空无一人,他便习惯了在外头找乐子,困得不行了回家刚好倒头就睡,省的一个人去面对那难熬的晚间时光。托马斯承认,他最初接近沃尔夫是有私心的。沃尔夫这个人,很厉害。他能教给别人的绝不仅仅是实验规范,他对当下时兴的科研方向都能说上个大概,有时看似不经意的一句提议便会给人醍醐灌顶之感——只是这些优秀的提议常常被掩盖在他刺耳的语气之下,导致人们对他的提议有着先天反感,有时即便对方悄悄接受了他的提议,也绝不愿公开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