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页)
皇帝没有同几人再寒暄的意思。
慕厌舟坐下以后,便直接问道:「旱情的事,你了解多少?」
慕厌舟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惊讶。
他似乎没有想到,父皇竟然会与自己聊朝堂大事。
齐王对朝堂之事,并无兴趣。
若是放在几个月前,慕厌舟定会说自己头疼,或者另外找理由逃避这个话题,不干正事。但是今日,王妃就在他的身边……慕厌舟不由回过头,看了一眼宋明稚。接着,立刻清了清嗓子,好好表现了起来:「回父皇的话,儿臣的确知道远霞县里的情况。」
「!」
收到对方的眼神,宋明稚立刻打起精神,转身看向慕厌舟,并朝对方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慕厌舟随即坐直了身。
两人的小动作全落在了皇帝的眼中。
早知道慕厌舟「脾性」的他,脸上并没有半点意外:「你说。」
话音落下,终于缓缓地放下了手指。
慕厌舟的身上虽有纨絝之名,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天资极佳」。近来,慕厌舟一直在户部翻阅文书,时不时地接受杜山晖的考核。这一来二去间,关于他过目成诵事,也不知怎的就传了出去。
海宣殿内,静了几息。
片刻过后,慕厌舟的声音便传了出来。他一边回忆一边说:「按照流民所说,远霞县应当是头一个受灾的地方,似乎也是此次受旱最严重的地方。」
皇帝点了点头,紧紧地皱在一起的眉毛,终于一点点舒展了开来:「嗯。」
他来海宣殿前,已经从严元博那里简单了解了近日的旱灾。慕厌舟说的情况,与皇帝知道的相差不大。
刚才那个问题,明明是皇帝所问,但慕厌舟的视线,却始终落在宋明稚的身上,说着说着,他好像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父皇还在这里,转而道:「阿稚你可知道,大楚每年何时收税?」
站在皇帝身后的陶公公,略有些无语地朝他看了一眼——
税收一事,归户部管理,这正好是慕厌舟近来一段时间接触的事务。他显然是在借这个机会,向王妃展示自己的「才学」,活像一只在变着花样开屏的孔雀……
大楚分别在春丶秋两季徵税。
宋明稚当然知道这个常识,但他今日还是配合慕厌舟,认真摇头道:「不知道。」
见状,慕厌舟彻底将皇帝的问题抛到了一边,转而朝宋明稚,解释起了此事。直到皇帝忍无可忍,开口叫了句「齐王」这才将他的思绪拉回正事。
慕厌舟意犹未尽地转回了身去。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总之,那几日正好是收夏税的时候,远霞县刚才遭了灾,大部分百姓什么东西都交不出去,只能远走他乡,去别处找活路。而为了能够照常收税,远霞县当地的官员又将所有的赋税,加到了剩下人的头上。如此一来……就连那些遭灾比较轻的百姓,也因为交不上税,而被迫离开了当地。」
百姓离开故土后,留下来的田地便会被兼并到少部分人的手中。时间久了,民间便会产生巨大的矛盾……甚至,还会有人因此而揭竿而起。
因此而亡国的前例数不胜数。
当今圣上虽然昏庸,但是作为皇帝的他,不可能连这个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而在户部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慕厌舟,不会像从前一样不清楚其中利害。
说到这里,慕厌舟的语气也认真了起来:「按照那几个流民所说,他们离开远霞县之前,当地的百姓已经将草根和树皮都吃光了。」
那日流民所说的内容,要比慕厌舟今日讲的复杂许多。但了解皇帝脾性的他,故意将它简化,只挑重点说了出来。
在外人看来,慕厌舟进宫只是向皇家「报信」。
讲完这些事后,慕厌舟还不忘纠结地抬起头,朝皇帝看去,并一脸担忧地问:「父皇,您说后面要怎么办?」
听他的语气,好像并不觉得后续事宜与自己还有什么关系似的。
说完这句话,慕厌舟总算后知后觉地朝着四周扫了一眼,略微困惑地朝皇帝问:「诶,严大人怎么不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