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小心思(第2页)
而管着户部的孟禄也是面不改色:“启禀陛下,自瑞云十四年消息传入京中,太仓库和内帑合计拨款白银120万两、运送赈灾粮30万石。”
“朕记得这两年全国收入也才3000万多点吧。”
“前年太仓收入近3300万两,去年约2800万两。”孟禄说。
“陆阁老觉得呢?”皇帝问。
陆宣芳起身行礼,思索后答道:“一两银子可买两石粮食,特殊时期保一人一年口粮还是可以的。
“秦地本身有留存,陛下又下旨让其他地方收容流民。当地报告受灾群众200万,赈济银粮下去地方不至于十分宽裕,但应是不至于出大问题。”
瑞云帝:“阁老果然体恤民情,账都很清楚嘛。就是不知道这120万两白银、30万石粮食到百姓手上究竟有多少,200万的受灾数字又是否属实?”
一般灾害发生后,地方官员要统计受灾情况并层层上报至户部,户部再派员勘实并拟定赈灾规模。
于是孟禄又上前回话:“前年和去年年初报灾后,户部都下去看过了,有些许出入,但总体是差不多的。”
瑞云帝抓住关键字眼:“去年年初到现在一次也没报过?”
排除中央的问题,那就是。。。。。。
孙愈连忙上前跪下:“陛下!地方绝不敢瞒报大灾情况啊。”
“你的意思是,这份内阁亲自拟定的第三名的卷子尽是胡言乱语喽。”皇帝冷笑。
“这。。。。。。”孙愈语塞。
陆宣芳:“瞒报是大罪,地方应不至于这般糊涂,更何况还有御史尽职监察。
“天灾难渡、赈灾需要时间,百姓不通当地情况,又难知陛下和朝廷的作为与苦心,部分人容易心生惶恐。
“这篇文章将百姓所忧所想上达天听,用词锐利,却不掩其忠君报国之志。”
听了陆宣芳的话,皇帝不作回复,而是对安静站在最后的贺既说:“豫卿呢,也说说。”
贺既闻言上前,越过还跪在地上的孙愈,站到陆宣芳旁边。
“尽如陆阁老所言,瞒报概率不大,考生也确实敢言。但概率不大并非没有可能,敢言也需得有根据。
“既然两方都是忠于陛下的,其中或许另有隐情,可遣人探查。若果真有人欺瞒,致使天灾人怒,也可一并解决。”
“好啊,这秦地旱灾拖了两年,再搞下去朕都要下罪己诏了,确实该派人过去看看,”皇帝面色稍霁,“别跪着了,都说说,派谁下去好?”
贺既说:“都察院职责所在,可使前往。”
孙愈不乐意了:“御史之前也没少去啊。”
贺既被怼了,依然神情冷淡。而孟禄和陆宣芳二人则直接垂袖不言。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孙愈发现瑞云帝对于其余众人的沉默并无不悦,于是也默默收敛咄咄逼人的架势。
“既然各位爱卿没有合适的人选,朕倒是有个想法。”
瑞云帝把卷子扔回盘里,内监又举着呈到内阁众人面前。
“就让这个你们都属意的探花郎去吧。”
。。。。。。
内阁退下后,殿内只有皇帝、司礼监掌印太监丰泰和其他几个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