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448让陈大诗人给我们打工赚钱(第3页)
李艺书笑道:“在香江的电影行业中,必然是电影公司更强势一点,而这个趋势,未来会逐渐的蔓延到内地……”现在内地演员、导演,只要是出了名的,基本上都不愁没戏拍。
而且现在搞电影的,都还被称之为文艺工作者,这个行业也被称之为文艺圈。
但是在过几年,到了千禧年后,文艺圈就改成了文娱圈。
等1o年后,几大互联网资本齐齐下场,就彻底变成了娱乐圈。
看似只是名气的转变、跟市场喜好的变化,但实际上是电影工作者,逐渐的失去了在制作电影期间的话柄与权力。
通俗一点讲,就是资本让你拍什么你就得拍什么。
你不拍就没人投资。
《满江红》《热辣滚烫》这些都是标志性的资本需求下拍摄出的影片。
你再大的大腕,到了行业的顶点,诸如张国师这种,都得被资本砸跪下来,消费前半生的名气与大众口碑。
听完了李艺书的讲述,巩丽不敢置信道:“以后内地电影行业真的会这样?!”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她跟很多导演合作过,其中不乏李艺书、张一谋这种大导演,很清楚现在内地几乎所有的导演,都有自己的坚持,选谁当演员,需要怎么拍,都是他们决定。
也只有去香江拍电影的时候,巩丽才体验到了什么叫导演或许会成为工具人,制片方才是老大。
“市场经济,一切皆有可能。”
李艺书笑了笑,他只是拿港台,还有日韩,以及美国来举例。
实际上,这些例子还不太好。
因为这个时代大部分投资人,其实还是挺尊重导演选择的。
毕竟他们投钱,无外乎两种,一个捧自己的女人,一个是赚钱。
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把这两个最简单的模式给打破了。
迷信大数据的分析,选谁出演,选什么剧本,乃至如何拍电影,流量说了算。
不再以剧本、演员、导演为主。
李艺书记得当时阿狸影业叫嚣,从此以后不需要大导演,只要Ip+流量。
还逐渐的弄出了一套公式。
大Ip+小鲜肉=赚钱
巩丽明悟过来,说道:“那你投资陈凯哥,是为了让陈凯哥替你赚钱?”
“是啊。”
李艺书双手环抱在身前,笑着说道:“随着明年我总导的《三国赤壁》上映,内地文艺片的时代会逐渐过去的,未来市场可以预见是商业片的天下。”
“陈凯哥能力还是有的,只要找一个能压住他的制片人,是完全值得投资的。”
“而且你想想,让陈凯哥替我们打工赚钱,不是更爽?”
刨除一些偏见,《道士下山》《妖猫传》两部电影拍的其实并不是很差。
前面的剧情都挺吸引人的,但拍着拍着,陈凯哥总会莫名其妙的飘起来,彻底放飞自我。
“那就让陈凯哥替我们打工!”
巩丽想通这一点后,顿时觉得李艺书有投资的想法还挺好。
不管陈凯哥能不能拿奖,在奖项上基本是不可能越李艺书了,
在票房方面,巩丽也不认为陈凯哥有这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