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投资热土(第3页)
包正豪又看向廉杰和杨瑞。廉杰说:“再看看吧,我觉得公司除了自主权,待遇福利等方面都挺让人满意的。”
“切。”包正豪不屑道:“凭哥几个这几年给公司创造的收益,就值这点钱吗?”
张子谦说道:“没错,这几年,给公司创造了几十上百亿的利润,给这三瓜两枣的打花叫花子呢。
而且,这次的期货基金,按老板的操作思路,盈亏还很难两说呢。”
廉杰说:“我是不打算走。”
包正豪又问:“杨瑞呢?”
杨瑞抬头看了看天花板,“这几年给公司赚的利润是我们水平高吗,出去了很可能就被打回原形。”
张子谦恼怒道:“就公司的那些傻瓜式的投资操作,能有什么技术含量?”
杨瑞理也不理,见状,廉杰松了口气,他还真怕就剩自己一个人了呢。
“你们随意。”
当得知包正豪和张子谦要离职时,郭阳和杨成两人都没有丝毫挽留的意思。
6◇9◇书◇吧
这更加刺痛了包正豪和张子谦脆弱的内心,还真把他们当成可有可无的工具人了!
两人带着怒意离开了办公室。
“年轻气盛啊!”杨成叹道。
“不气盛怎么能叫年轻人呐,说实话,我还有点期待他们出去能做出点成绩。”
“还没经历过社会的摔打,这下出去可能要碰个头破血流。”
这只是一个插曲。
郭阳没有在乎,这样的人微光并不缺,好歹也是一个顶级投资公司,每年有人进进出出也很正常。
正如杨成所说,他需要的是乖巧听话的人。
相比于为未来培养人才,他现在更相信自己穿越而来的眼界,过了这十几年再说。
在微光公司呆了一天,郭阳也去惠农网呆了一天。
相比于阿里巴巴、企鹅等企业,嘉禾确实缺乏互联网基因,惠农网和蔚来田间也一直有局限性。
但如今也站稳了脚跟,在互联网领域,没人会忽视惠农网的存在。
不过,郭阳并没有太多精力分给互联网。
今年的一号文件也出了一段时间。
有多个政策都和嘉禾息息相关,郭阳关注的休耕也在其中,今年的休耕力度再度加大。
达到了惊人的1亿亩!
这种力度让许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然而,从今年的粮食增产情况来看,这种力度也是合理的。
即使粮食减产了,进口就完事了,适当的进出口贸易才更有利于粮食市场的平稳。
但还有一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
其实这个说法在加入To之初就有了,展到如今,每年也有数百亿的资金进入现代农业。
尤其是嘉禾,一家企业就占据了投资的半壁江山。
但这显然不合理,规模也不能满足上层的胃口。
要知道,国内部分富余的工商企业资金一直在寻找投资渠道,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启动的大放水…
让房地产成了最大的蓄水池。
但大基建的展也让农村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等再快展。
现在又涌现出了生物能源这样一个大杀器,两者可以更好的形成互补。
一些偏僻山区的基建投资要如何收回成本,生物能源林这下不就来了吗?
所以,这次的政策鼓励力度前所未有,乃至于在一号文件里,也明确提到了鼓励工商业资本投资能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