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第1页)
七十年代的红河大队,正值五月艳阳高照的日子,一块一块绿油油的稻田上,三三两三弓着身子的人,左手提着桶,右手提着瓢勺,小心翼翼踏在稻田上施肥。
稻田上的男女都穿着灰扑扑的短衫,把宽松的长裤挽到膝盖上面,汗珠滴下,又随手一擦,卖力劳作着。
梁月桐穿着蓝白格子短袖衬衫,头上戴着一顶大草帽遮阳,双麻花辫折叠成三段作一股绑在耳朵边,麻花辫碰不到脖子后,她还嫌鬓角的碎发容易被汗沾湿,用一个红橙花色的塑料水晶发夹,把所有碎发稳定在头上。
她的脸颊因为热红扑扑的,手上没闲着,一点儿懒也不敢偷,干活卖力程度不比当地人差劲。
没多久,梁月桐突然感觉全身疼痛,她竭力放下肥料桶,弯下身子双手撑在膝盖上,大口喘着气,汗液沾湿了她的后背。
在她旁边干活的赵大婶,絮絮叨叨和梁月桐讲大队谁家的八卦,见梁月桐又一副要晕倒的状态,赶忙甩下干活工具,急急忙忙向梁月桐跑来。
梁月桐被赵大婶扶住身子,嘴唇发白,脑袋因为疼痛晕乎乎的,就模模糊糊听见赵大婶说:“哎哟,小梁同志你这没事吧,别又晕了啊,你要不要过去田埂那休息一会,现在又不是农忙你稍微歇会儿也没事,别还没到农忙又生病了。”
梁月桐抿着没有血色的唇朝赵大婶微笑,声音苍白:“我没事的,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赵大婶扶着梁月桐,让她坐在田埂上。
赵大婶还记着梁月桐这下乡两个多月,光是干活晕倒就晕了四五次,发烧一次烧到躺了两天才好,上次发水痘在大队长家又躺了一个星期。
在她们红河大队里,这个新来的知青比最早来的知青还出名,病怏怏的事迹早就传遍了整个大队。
起初大家还以为是这个梁知青想偷懒,故意装模作样晕倒的,去到卫生点才知道她真的是中暑晕了。
梁知青是年后来的,在春天不算热的日子,她都能中暑晕倒。
大队里的人,对这位城里来的知青观感并不好,认为这位“体弱多病”的知青根本不是来支援农村的,反而倒像是来添乱的。
不过随着相处变多,大家都知道了这位梁知青虽然身体不得行,也干不了多少活,但是干活勤奋卖力是没得说的,比其他故意偷奸耍滑偷懒的知青好多了。
身体硬件不行那也没办法,他们大队总不能把知青往死里逼。
于是队员们对这位“病秧子”也多了几分同情,身体那么虚弱也被拉着下乡了,不可谓不惨。
小梁同志人嘛,虽然不够热情,但是她有零嘴就分的大方劲,很是得大队妇女们的喜爱。
经过大妈们的口口相传,整个大队都知道,要是能分到和梁知青一起干活的,要是聊八卦聊得高兴了,梁月桐都愿意给块糖果。
俗话说有奶就是娘,大队的主力军妇女们待梁月桐也亲近了许多。
也因为小梁同志也爱听八卦这事,大队妇女们和她有了共同话题后,都知道了小梁同志只是看着脸色冷而已,其实内心也和她们家里妹仔(女儿)们差不多的。
所以大家都愿意挨着梁月桐干活,不为别的,其实也就是为了小梁同志手上那块糖。
这年头有便宜不占乌龟王八蛋,更何况还是双方都自愿高兴的便宜,她们就算自己不吃也能带回去,给家里的细落锅(小孩子)尝尝味儿,那也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赵大婶此时兜里还揣着块糖果,对于梁月桐快要晕了这事,就更上心了。
赵大婶又叮嘱几句让她好好休息一会,梁月桐撑着额头说:“谢谢婶子。”
坐在田埂上的梁月桐深呼吸几口气,想着是不是日头太大了,前几天也是,干着干着就全身疼,晕倒是不至于晕,就是感觉身体很难受。
缓和了一会儿,又想到等会儿要是被记分员看到,她又要被扣工分了,本来她赚得就不够多,要是再扣,她就要没工分了。
想着想着,她又想起了自己刚来到这的时候。
上星期醒来,梁月桐就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被蚊子嗡嗡声吵醒,她坐在大通铺上一脸迷茫,旁边传来一阵阵均匀的呼吸声,破烂的窗透进朝阳的光,让她看清了房间里的陈设。
房间里的一切都很陈旧,唯有掉灰墙壁上挂着的伟大领袖的照片干净透亮。
床许是一块一块的木板拼凑而成,梁月桐稍微一动,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那时的梁月桐不知道自己是谁,没有自己的记忆,也没有原主的记忆,但她知道自己不是“梁月桐”本人,因为她自己还残存着一些,关于上一辈子模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