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八十校庆(第2页)
连中天估计,这些都是一中以前的校友,很多都是从远地方回来的,也有很多是从国外回来的,为的就是庆祝母校的八十诞辰。
想当年,一中的学子们要远涉他乡,克服重重困难,为了学成文武艺,真个付出了太多。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县里的一些名门望族纷纷慷慨解囊。
一中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宽敞,着实凝聚了许多人的辛苦付出。
说到底,一中原来是属于有钱人的学校。
是那些家里还算条件好的人家的子弟才有资格上。
因为一中的建校就是那些有钱人掏腰包建成的。
再后来,一中经历了新旧社会的交替,也经历了抵御外敌的入侵,还经历了妇女的解放运动。
几经洗礼,一中的办学理念也越来越完美。
在连老师那一届,一中经历了扩招,面向贫困子弟招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最终,一中逐渐变成了公办学校,以公益为主。
公办学校,最大的追求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让走出一中的学生将来承担起建设社会的作用。
一中的子弟也不负所望,很多成为了社会上有用的大才,有的还成为了很有名气的社会名流。
有人说,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子,在于他的选择,他选择什么样的圈子,将来也就能够成为什么样。
看着那些很有名望的师兄,连中天陷入了无限的遐思,他沿着一中那条曲径通幽的石子小路,一路闻着百花的香味,再穿过那个两连都挂着巨幅镜子的通道。
站在一中的十字路口,连中天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风,目光所及,皆一片迷茫。
前路在何方?
校庆,好像与连中天的关系并不大。
只是感受到了那种浓厚的氛围。
此时,从校门口走进来两个流里流气的小伙子。
梳着可以跌死蚊子的三七开,那贼里贼气的眼神,不屑地将连中天上下打量了一个遍。
经过连中天身边时,还不忘对着连中天说了一句:乡巴佬。
连中天十分生气,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轻浮之人?不好好学习,还不尊重人,活着简直就是在浪费粮食。
不过,生气归生气,连中天并不能改变什么,更不敢过去与人家硬刚,毕竟,人家的坯子在哪,比连中天大了一圈。
回到教室,连中天重新回到了那个熟悉的时空。
只有回到教室,连中天才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所有意义,只有攻克了一座又一座的难题,连中天才能感受到那种流遍全身的暖流。
此时,班里发生了一些连中天看不懂的事。
生物老师考上硕士研究生,读书去了。
接任生物老师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女老师,脾气特别有躁,讲课也毫无生动可言。
还好,连中天的底子不错,生物课的成绩并没有拉下来太多,算是高分通过。
只不过,物理老师的离去,就对连中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来嘛,物理老师是一位十分风趣的老师,讲起课来声音也带着十分的磁性。
但是,人往高处走,物理老师没等我们毕业高升了。接任的老师性格上反差比较大,风格也截然不同,大家都难以适应。
最令人掉下巴的是,新来的物理老师居然无故发火,搞得人心惶惶。
最终,连中天的物理课并没有拿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