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主观事实(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骨子里的官式话术刚要自动反应以便把对话引入自己居于不败之地的概念太极模式,但内心刚刚生起的触动却让他最终还是多少按真实想法回答,“就是因为求真,所以才‘唯物’。”

看得出他对此是相信的,也正基于此,现实生活中通过精心表演获取的利益才是绝对真实的。但刚才听到的言论、看到人们的状态变化却触动了这个和本能一样坚固的无意识信仰,出于疑惑与自卫的共同作用才让他在这种场合发声。

“既然求真更重要,那我们能不能从‘唯物’再往下审视,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终点?”

“如果唯物不是终点,怎么还有真呢?”

年轻人笑了笑,淡然依旧,“那做出这个认定的是物还是心?”

“这与怎么认定没关系,而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官样人也很笃定。

“一,这不是认定又是什么?二,‘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句话如果是对的,那么这句话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客观规律也不以这话表述的意思而转移,何况他先验设定的几个基本概念,比如所谓‘客观规律’,是否经得起彻底推敲也未必。”年轻人本想和对方解释“心识成像”,但转念意识到真正要对付的其实不是什么唯物主义,而是本能之信下深根固蒂的迷信,如果破除不了这个,那么无论什么科学理论与知识都会在本能之信中化为迷信,于是他抛开科学理论试着用更基本的事实和逻辑回应这个问题。

“那你是不是认为客观规律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官样人想真正探讨,但骨子里的官式话术还是发作了。

“未加认知的客观规律是我们所说意义上的客观规律吗?这首先不是转移的问题,而是定义的问题。”

“那你的意思,客观规律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主观存在咯?”

“主观存在是不是和客观存在一样是真实存在的?同样是存在,为何会判然分为主观和客观?这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最好不要转移话题,我们还是先解决最初的问题。”

“好,那你认为‘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万物本自无言’哪个更接近真实?”

官样人第一次停顿了片刻,“都比较真实。”

语气中透出他意识到这两句话似有某种内在联系,甚至从某种角度看后者可算前者的递进,而两者连线所指向的虽然此刻还看不太清,但已让他隐隐不安,他的语气和停顿也让不少听者多少察觉到了这些。

“既然如此,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来没说它是什么,是物,还是心,只能由意志性的意识、认知来定义,并由此获得实际意义上的真实性。”

“但客观规律依然是客观规律。”

“这里把‘客观规律’改为‘事实’如何?就像疑人盗斧中,邻人一直是那个邻人,主人公认为他偷斧时他在主人公眼里的客观事实是小偷,他的所作所为都在证明这一点;主人公知道他没有偷斧时他在主人公眼里的客观事实是好人,他的所作所为也都在证明这一点。”

“怀疑他是因为主人公还没发现斧子没丢这件事实。”

“那,‘事实只能是人所相信的事实’,这是不是事实?”

“所以不能只靠相信,要靠实践检验。”官式话术里有不少看似万能且总是管用的套话。

“那‘唯物’怎么检验?这是关于整个存在的判断。而且通过检验的就一定是真理吗?”年轻人随手指了指一旁的楼房,“如果有人要拆迁这栋房子,居民里有人不同意,怎么办?有很多办法可以管用,比如威逼、利诱或者干脆让他消失,如果只以达到目的为检验标准,那么任一条用到位都可以通过实践检验,但这就是真理?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王朝更替都用暴力,无论其它方面如何,最终都要靠暴力说话,拳头里面出皇帝,这条规律经过几千年实践验证难道也是真理?”

“我看你这有点倒向东方思想了。”官样男眉头微蹙,官的政治敏感让他立刻意识到这话的含义会延伸出与堡垒之国不同的东方世界的对比。

“我个人觉得,讨论还是要靠道理、事实和逻辑,如果用贴标签和扣帽子来定对错,那可能任何讨论都没有意义了。”买菜阿姨和颜悦色地说。

那时堡垒之国文化中,不少名词看似是词,实则内里封装着各种预设、无意识情绪和导向,一旦用这类词针锋相对,很容易让谈话落入思维定势,让人群自动分为阵营,使讨论失去求真和寻根究底的空间,年轻人很快便意识到这一点,既然买菜阿姨已经点到症结,官样人也没有强辩,他便不再顺势发挥,而是回到原题,“如果对‘万物无言’没有异议,那么万物无言之下,欲加之名何患无辞,循名求证,何所不证?只是人们往往看不到‘名’是如何‘欲加之’的,而只顾理所当然加名于物,然后以为这是物的属性乃至本质。”

“这是在否认客观事实吗?”

“这是在还原往往被自动无视的主观事实。”

“那是在否定真理咯?”虽有火药味,但也真有此问。

看来之前说“真理不在‘是然’中,真理在‘本然’中”那会儿,官样人还没来,要不就是他太过习惯于“真理”一词的常规意义,年轻人轻出口气,“既然万物无言,那么给所谓‘真理’背书的就不可能是客观事实,而只可能是‘真理’的同类:‘认知’。一条认知之所以被当成‘真理’是因为它符合人们对‘真理’的定义即认知。如果在概念上正本清源的话,在这里我不会用‘真理’一词,而只能说‘一定条件下正确的认知’。刚才已经讨论过为何说‘真理不在是然中,真理在本然中’,可我们日常语言习惯中‘真理’指的都是‘是然’层面,所以也只好随俗。不过还是要说明一下,这里所说的‘真理’只是‘是然’中‘一定条件下正确的认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