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1页)
然而,足足半柱香的功夫,强烈的窒息感包围下,意料中的发作和斥责迟迟未到,听风等到的竟是一句低沉的、意味不明的问话。顾筠问他:“你的衣裳哪去了。”与此同时,某个偏僻的村落中,叶瑾接过少年递来的布衣,压着嗓音道谢。“您客气了,”少年急忙摆手,有些局促道,“这衣裳是家母新做的,我还未上过身呢,您看看穿不穿得上。”叶瑾换上,发现只是略显宽松,还算合身。“贵人用过朝食再走吧。”外面堂屋,妇人端来热好的稀饭和粗面饼,招呼她。“不必了,我已在外两天两夜,家中定非常着急,”叶瑾摇头,只道,“劳烦夫人替我装上两个面饼,拿着路上再吃。”昨日入夜时分,叶瑾终于下了山,在山脚下找到这座小村落,然后以自己外出游玩结果遇到山崩,不幸和家人仆从失散为由,用从身上黑衣袖袋里找到的一角碎银求得这家农户收留。她其实不该在这么近的地方逗留,但当时天色已晚,她又必须趁着光线不好、不易被人察觉身上黑衣别扭处的时候,找机会换上其他衣裳,于是只得耐着性子在此过了一夜。如今目的达成,叶瑾就此告别离开。她已打听到,往东走有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今日正好是那里开集市的日子。竟然有集市,真是天祝她也。她可以趁着鱼龙混杂把身上这件衣服继续换掉,换上一身书生打扮,再买点胭脂水粉把自己这张显眼的脸遮起来。虽然事发和上次逃跑一样突然,但此一时彼一时,叶瑾早已在心中将眼前场景设想过无数遍,做起来完全驾轻就熟。转眼间,又是一天过去。石县某家客栈的下房里,多了一位皮肤微黑的书生,一身布衣不卑不亢,沉默寡言得很,听人说是周边镇子来的,家境贫寒,平日为人写些家书卖点笔墨为生。石县虽小,但因靠近京城,迎来送往从未断绝,街上随便抓几个卖笔墨的书生,故事那都八九不离十,于是众人新鲜问上两句,便不再关注——相比谈论穷书生,倒不如聊聊街上突然出现的陌生兵士。“我听说,似乎是在找什么人呢。”邻桌几位男子饮着黄酒,小声交谈着。旁边,叶瑾将手中干到发硬的面饼掰开泡入稀饭,夹了筷子腌菜,面不改色地放入口中。她的猜测是对的。除非顾筠不想活了,要造反,否则越是靠近皇城的地方,他找起人来越是束手束脚。她现今的确没有路引和户籍,但大虞朝规定,出门百里内不需路引,至于户籍,就算那些官员巴结他,难道还敢明目张胆挨家挨户逮人盘查吗?这可是天子脚下,而不是天高皇帝远的太原城。泡软的面饼被连汤吞下,叶瑾回到房内收拾东西。她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太久,容易生疑,明日在另一处地方会有场庙会,届时,她可以混入赶集的人群里,然后顺势换个县城待着。这一场较量,就看谁能熬得住了,只不知会是他先放弃,还是她先走到绝路。京城,清平侯府。有人垂首俯身,将手中破损的黑衣呈上。“可是这件?”顾筠看向一旁已重新穿上黑衣的青年。听风上前细细查看一番,肯定地点头。“那妇人说,她回了京城?”顾筠又问拿着黑衣的下人。“离开时,的确是朝着京城的方向走的,此衣亦被扔在了前往京城的半路上。”下人道。学聪明了。顾筠垂眸,端了茶盏缓抿,不置可否。她绝不可能回京城,京城城门处盘查向来严苛,先不提近来圣上因烬香山崩惊怒,各处都紧着一根弦生怕自己被殃及池鱼,只以她一没路引二没户籍的条件,便断无法混进来。“各县在这两日可有什么较为特别的事?”顾筠问。“只听说石县有个半月一次的大集市,很是热闹,”下人略思索,加了一句,“集市时间为夫人从农家离开的当天。”“周边山林村落的搜查不要停,往石县那边加派一队人手,暗查近日突然多出来的生面孔,”顾筠放下茶盏,嘱咐道,“记住,无论男女。”他倒要看看,她能藏多久。谁都未想到,叶瑾不仅藏住了,还一藏便是一个月。她化名王义,以一个穷书生的身份混迹于京城周遭的各县城及市集,就像个真正的清贫读书人,她白日替人写些家书赚几个铜板,晚上或借住在庙里,或找家客栈,在逼仄昏暗的下房中对凑一晚,日子虽然苦了点,但也有滋有味。听风那件黑衣的袖袋里还有几张银票,被她一直小心贴身放好,打算等事情平息便找牙子买路引,再试试能不能弄到假户籍,然后南下去扬州,寻找碧鸳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