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火起兵至(第4页)
也是等摄津能秀刚一离开,朱标当即看向蓝玉道:“吩咐李景隆尽早动手,倭人住所提前调兵。”
“陛下放心,末将亲自带兵驻守,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倭人!”
“嗯。”
见朱标点头,蓝玉拱了拱手便立即下去准备。
而听到朱标方才所言,老朱却与那摄津能秀想法不尽相同。
摆明了,朱标似是不介意高丽、北元、吕宋等国人逃至倭岛,苟延残喘。
毕竟只要不派明军驻扎倭岛,倭岛仍旧能让这些不臣之人得以喘息。
朱标在意的,显然是要铲除所有倭人。
哪怕老朱也不太理解为何朱标对铲除所有倭人如此执着,可看到朱标执意如此,老朱也觉得斩草除根不是什么坏事。
片刻过后,城中骤起大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朱标想的一样,摄津能秀回去之后,果然煽动了些许倭人一同反叛,想要逃出城去。
只不过面对蓝玉率领的先锋营,那伙子倭人终究还是不太够看。
“爹,倭国南朝与北朝不同。”
“据儿子所知,倭国南朝军武虽不如北朝,可他们乃是倭国正统。”
“那所谓的天皇也更有威慑,也更受南朝倭人敬仰。”
“所以儿子不担心我军攻打南朝城池有何困难,儿子担心的是,想要彻底扫清南朝倭人或许不易。”
朱标说着从怀中掏出两个锦囊。
老朱立时便开口说道:“这不是你给老四的锦囊?”
“先前初抵倭国本土,咱便用了一个。”
“还有两个却也没机会用到。”
“是。”朱标将两个锦囊拆开,将里面的字条交到老朱手上,继续说道:“第二个锦囊上,说的便是肃清倭国之法,也就是儿子在位期间,每年派兵扫荡,决不让倭人侥幸存活。”
“至于第三个!”
“南朝倭人因极敬重他们那所谓的天皇,所以百姓自然要与我军不死不休。”
“第三个锦囊上写的,便是南朝倭人皆为敌寇,无百姓、奴隶、僧侣之分。”
“僧侣?”
“父皇有所不知!”
见老朱面露疑惑,朱标紧跟着说道:“倭国南朝的僧侣并非禅宗和尚,或可说他们是假借僧侣之名招兵买马,割据一方的地方领主。”
“所谓僧侣,却也不持戒律,骄奢淫逸无所不及。”
“僧兵聚众,为一方势力,不容小觑。”
倭国古代历史中便有僧兵部部队曾一度击败织田信长,割据一方。
而听到朱标所言,老朱默默点了点头,便也应了下来。
看着城中大火越烧越旺,方才抵抗的倭人也被蓝玉率众尽数铲除。
此刻朱标目光很是深邃,一时间倒也看不出是喜是悲。
平心而论。
拥有着现代人的灵魂,眼睁睁看着无数人因自己一道令旨死于大火,朱标说没有一点触动也是假话。
可话说回来,一想到死的这些都是倭寇,朱标非但不感觉有半点负罪感,反而还有种畅快感觉。
眼前大火起于倭国,总好过后世战火遍及华夏大地。
此刻朱标心中虽有些矛盾,可却半分都不后悔对倭国扫穴犁庭的军政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