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第4页)
【还有一种‘开。放’,是被迫的,那类人并不是不想穿衣服,而是想穿衣服却没有。】
【他们是底层的百姓,和衣物富足的贵族们是两个不同阶级。】
【关于后者,我们刚开始找资。料时,方向是古代衣不蔽体的百姓们,结果这类资。料很少,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衣服都穿不起的百姓,不可能读书识字,他们无法留下自己事迹相关的记载,能记载下这种情况的贵族们又不屑记载。】
【后来,我们转变思路,查询古代被冻死的百姓们,从秦汉至明清,甚至近代,可以说没有朝代能够例外。】
【有记载底层百姓全家共用一件衣服,谁出门谁穿的;还有实在没衣服,赤身出门耕种的,如果以衣服的多少论开。放程度,底层百姓们才是最开。放的,且从古至今未变过。】⑥
【而连蔽体的衣服都没有,他们又如何熬过漫漫寒冬?】
【为什么我们华夏自古以服饰为礼,却依旧有很多穿不起衣服的人?】
姜叶的问题让诸朝所有人沉默,能穿起衣服的人不关心底层人有没有衣服穿,他们往日只会借此讥讽他们无礼,却不去深想底层百姓们为什么不穿衣服。
是他们不想吗?是他们没有!
而底层百姓们,之前面对服饰开。放评选并没怎么发声,因为就连最开。放的大唐服饰,跟他们日常穿戴,都小巫见大巫。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天幕居然会特地提到他们,这让他们羞耻的同时,很是无措。
虽然他们没有衣服穿,但却接受过服饰礼仪,知道没有衣服穿,是很羞耻的事。
但羞耻同时,他们心里又涌起难以言喻的酸涩。
因为他们和那些贵族服饰距离太远,在这之前并没有太大代入感,直到他们也成为其中一部分,才终于感受到一点真实。
【我之所以提起古代百姓们无衣,是因为华夏服饰文化不仅包括贵族们的服饰,底层百姓们无衣,也是华夏服饰的一部分。】
【当然,跟光鲜亮丽的华服比起来,没有衣服穿的百姓并不算很好看,他们特别像衣服的两面,华丽的一面对外展示,晦暗一面则不为人所知。】
【而古代百姓们无衣的现象,是因为他们懒惰吗?不,是因为他们织出的衣服都被强行抢走,古代布匹就是税。收的一种,在纺织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织布的效率并不高,可就算这样,依旧有苛捐杂税雪上加霜。】
【以至于寒冬来临,他们无法抵御寒冷,被迫失去生。命。】
“什么苛捐杂税,那是朝廷正常税。收!”姜叶的话让许多人跳脚,他们都是苛捐杂税的既得利者们。
“不收布税,国库怎么收入。”君王们皱眉,不认同姜叶的说法。
要是不收布税,国库银钱会减少,当然,收到百姓们连蔽体的衣服都没有,确实过分。
但是取消布税,恕他们做不到。
“所以只对比布税方面,某些时期,咱们华夏真不如国外聪明。”姜叶和江雪不禁摇头。
“华夏不如国外聪明?!”这话引起诸朝许多人不服。
居然说他们不如国外人聪明,这他们能忍才怪。
“这后世人到底是华夏人,还是国外人,居然这么捧高踩低。”朱元璋冷哼。
华夏怎么可能不如那些蛮夷!
【我们古代对布税的做法是压榨,压榨,再压榨,眼睛只盯着女人们手中仅存的布匹,布匹一旦产出就会迅速掠夺。】姜叶冷笑。
诸朝君王冷哼,“谁不是这么干的?总不可能国外就是例外。”
这他们可不信。
【而国外的做法是,改良织机技术,对布匹扩大生产,压低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税。收利益。】
姜叶把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行业的盛况放出来,只见纺织工厂内,女工们动作行云流水,布匹以肉眼可见的织成。
布匹产量大,哪怕打下布料价格不是他们本意,依旧惠及许多人。
诸朝的经济学家们计算了下其中利益,顿时被扩大生产规模的布匹利益所震惊。
相比之下,他们朝廷搜刮的布税,显得十分小家子气。
明朝不注重经济,在这个问题上反应偏慢。
可对于有现成经济学家的朝代,很快就感受到难以言喻的震撼。
“快,下旨提升纺织技术,绝不能故步自封!”诸朝,帝王们下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