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7章 愚者千虑(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就像“白马非马”的道理一样。

联合政府被E。C。S。O渗透,不代表联合政府全部都是E。C。S。O的人,否则那应该叫“接管”或者“替代”,而不是“渗透”。

这批接管人员也是一样的。

即便这次入侵和E。C。S。O有关、接管人员中也确实有E。C。S。O的人——比如那个“金发女人”——也不代表所有人都是E。C。S。O的成员。

所以“接管人员和E。C。S。O有关”和“刘晓星和E。C。S。O无关”这两件事,在逻辑上并不冲突。

但是这样一来,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刘晓星和E。C。S。O无关,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次之前,我和刘晓星只见过一次,但我能清楚感觉的到,她是以一种“辅助调查”的作用出现的。

而在“辅助调查”中,存在“辅助”和“调查”两个部分,也就是“辅助谁”和“调查什么”这两个问题。

前者的答案肯定在另外六人当中,稍微观察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就能推测个十之八九,所以重中之重就是“调查什么”。

我看向写在纸上的“六号基地”,思索两分钟后摇了摇头。

如果联合政府认为六号基地有问题,完全可以直接派来调查组,这种以“暂时接管”的名义的暗中调查,说明有人不想“调查”被发现。

而这又引出了两种可能——刘晓星和E。C。S。O有关、或者无关。

前者意味着刘晓星和她辅助的人,是E。C。S。O的卧底派来的。

但“刘晓星”是高度机密,如果这个卧底有权限调动,那么以他的职位,依然可以找借口派调查组。

想到这,我又拿出相机看了那张照片——

七个人拍到了五张脸,但除了面无表情的刘晓星之外,其余四人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闲散表情。

能出现这种心态特征,要么是他们知道实际情况,要么是他们准备完成任务就回去,所以才对这里的情况毫不关心。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他们的目的不在“调查”——至少这四个人不是。

于是这个情况就很有意思了。

七名接管人员中,至少有四人不是为“调查”而来,另外有至少两人是为了“暗中调查”而来,但几乎所有人,都对六号基地的情况漠不关心。

把几个客观情况颠来倒去了几分钟,我终于理出了那个最后的逻辑——

刘晓星和她辅助的人是来调查的,不过调查的重点不是六号基地,而是和他们一起的接管人员。

我不知道、或者说暂时想不出他们要查什么,不过既然存在某种对立关系,就说明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部分——可惜我现在已经无法思考了。

之前的“阻断器”发热不是错觉,因为在我做了这一整段的逻辑思考之后,它已经发热到、几乎快要将我烫伤的程度了!

“应该找时间让李智勇加个散热装置……不对,应该尽快把大脑的问题解决才是正事……不对不对!发热……发热……”

我乱七八糟的琢磨着,隐约感觉抓到了某种关键,可细想又好像只是错觉。

这短暂的思考让“阻断器”变得更热,无奈我只能先掐断思路,又随手抓起一袋凝胶,敷在后脑进行物理降温。

等到温度降下来,已经是五分钟之后了。

不过好在我放弃二号点位,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现在总共还有22分钟可以用来赶路。

接下来的过程还算顺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