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喜开三连(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卢灿笑笑,“香江有几位朋友,是杰克逊的歌迷,买几张当礼物。”

一张一美金,不算便宜,一口气买走三十二张,算三十美金。

年轻的黑皮摊主,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手忙脚乱打卷捆好,见卢灿不好拎,又从摊位下面抽一只编织袋,将里面几本书倒在卢灿面前的摊位上,把海报卷塞进去。

付钱交货,卢灿将编织袋放在脚边,继续扒拉刚才倒出来的几本书。

第一本,就给卢灿一个惊喜!

李特尔·布朗公司1957年出版的“黄皮册”平装本——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书页有些卷曲,保存的不算好。

扉页有炭笔的龙飞凤舞签名——“杰克·凯鲁亚克”“1957年7月19日。”

卢灿顿时将这本书握紧,翻到印刷备注页,上面印着“1957年6月第一版;印刷数量8215册。”

与国内印刷册数通常为整数不同,北美这边对知识版权方面要更重视,喔噢,首印刷签名版!

这本书落在识货之人手中,妥妥的又是一件“小极品”!

不关注欧美现当代文学的人,只怕真不知道这件物品的收藏价值在哪儿,甚至连这位作者的名字都很陌生。

杰克·凯鲁亚克出生于1922年,被誉为“北美战后垮掉一代的标志性作家”,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

他的这本《在路上》,有着“北美垮掉一代的迷惘《圣经》”的美誉!

这本书还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六七十年代,这本书被带到国内,时为知青的芒克、彭刚、北岛、多多、赵振先等人,深受影响,创立出后来颇为知名的中国当代文学“今天派”。

由于这本书的首版封面为土黄色,又被国人戏称为“黄皮册”,在当时,属于禁书之列。

书籍本身的内容并不复杂,卢灿读过两遍。

主要讲述“我(萨尔)”同一个狂热的垮掉分子迪安·莫里亚蒂,以及其他几个朋友,三次从北美西海岸到东海岸的穿梭旅行途中发生的故事,以及情感、思想上的变化。

这三次旅行,更像他们在寻找自己的路。

这帮年轻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反叛,与所谓的一切社会的“正统”和“秩序”决裂并且决不妥协,固执地独自上路,抛开一切束缚性的枷锁,疯狂地寻找着出路、价值、爱情,或者其他,在这一寻找的过程中,他们荒诞不羁、自由放纵、肆意妄为甚至无法无天……

这本书一出版,就遭到北美传统文学界的齐齐攻击,因而诞生“垮掉一代”的说法。

也因此,《在路上》首版的销量并不好,据说,首版八千册卖了三年才卖完。

但是,进入七十年代后,这本书再度火爆,常年占据畅销榜,每年都要销售五十到八十万册,稳如老狗,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亚马逊上,依然年销量超过十万册,被无数年轻人膜拜!

为这本书增值的第二点是作者杰克·凯鲁亚克的英年早逝——1969年11月,凯鲁亚克因为常年酗酒、毒、性等问题,导致心脏衰竭去世,年仅47岁。

去世的作者,总要比在世的作者,更值得缅怀,这几乎是全世界的通病。更何况,这本书还是首版,以及签名版。

“老板,这本书怎么卖的?”卢灿再度开口问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