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太亮了(第1页)
第459章太亮了!
aB两位无名学生与托尔斯泰的对话,流畅的演出,后续的台词,都告诉了现场观众,不是演出事故。
续写的剧本就是如此!
时间线十几年后……
把尼古拉,直接改为托尔斯泰……
无一不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续作。
茨威格最聪明的地方——这世界是顾6最聪明的地方是,没再强调亲人的不理解,犀利地刺向更疼痛的伤口,那就是看托尔斯泰书籍长大,受到他思想所觉醒的年轻一代。
他们因托尔斯泰而看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惨况,但导师的托尔斯泰却还享受着一切。
不用细想,所有观众都能感受到那种即将被抬上火架的灼烧。
饰演学生a的演员同样是大剧院的杰出演员,和主演瓦尔瓦拉的老妆恰好相反,他化了青少妆,三十多岁演学生。
他目光的失望好像是地狱烈火,似乎能烧毁眼前一切,踏前一步直面精神导师托尔斯泰,“好吧,如果受苦是如此善良和仁慈,列夫·托尔斯泰,好吧——你为什么不自己受苦呢?为什么你们总是赞美别人的殉道,而自己在家里温暖地坐着,用银盘子吃饭,而你的佃农——我看到了——却衣衫褴褛,在小屋里忍饥挨饿……为什么你总是说而不是按照你的教义行事,为什么你不亲自去树立一个榜样?”
为什么说戏剧演员对演技要求很高呢,瞧瞧这多达两三百字的质问,现如今大多演员要背诵都难,更何况是带着感情。
语言是刀。
语言是锋利的剑。
年轻演员很难将话语里埋藏着火山喷涌演出来,所以需要剧院中流砥柱扮演。
出现“作者本人名”,有点出戏的现场观众,情绪很快就被拉扯进了剧本中。
瓦尔瓦拉(饰托尔斯泰)脸色苍白,痛苦地捂住胸口。戏剧舞台必须用动作表现情绪,后排的观众可看不见你的眼神和神态,语言和动作才是武器。
刺激之下,托尔斯泰直面自身的软弱,在两个素不相识的学生击穿了他的防御,先沙哑的声音承认自己的懦弱,再是更小的声音,对无能进行检讨。
一刻不停的内心撕扯,是上帝给他打造的十字架。这续写更聪明的在于,或叫更“温柔”之处,是把托尔斯泰当成了一个普通人,并非光环加身的大文豪,更加“直给”地展现出痛苦,不再借他人之口,也不再言语上的描边。
萨利尼科夫和身旁的奥克萨娜对视,从对方的目光中类似的情绪。
续作,还能这样写?!
续作,你敢这样写?!
为何身为铁杆粉丝的毛熊国驻华大使阿列克谢,看完《逃往上帝》激动不已?
为何尤里会把托尔斯泰最后的签名书赠送给顾6?
为何这篇续写能达到震撼?
因为写出了,托尔斯泰的理想,托尔斯泰现实中没敢做,与想象中——也不敢想的事。
剧作《光在黑暗中亮》创作自十九世纪末,但直至二十世纪初的死亡,都没能写上续,说他连想都“不敢想”,某方面来看的确不夸张。
“我的上帝,你难道要……”爱德华·韦尔金情绪激动之余,甚至揪下来了一根卷卷的胡须。
无论看几次,都能感受到尤里·布依达依旧能够感受到救赎的力量,他屏气凝神,用百分之两百的精神观看。
瓦尔瓦拉(饰托尔斯泰)“萨莎,弗拉基米尔·乔治耶维奇,明天我要立遗嘱,明确,没有顾忌,有约束力,没有歧义,在遗嘱中说明,我把我所有著作的收益,所有由此而生的肮脏的钱,献给所有人,献给全人类——为了所有人的利益,为了我的良心的需要,不得以我所说和所写的文字进行交易……”
没错的,这正是托尔斯泰想要的救赎——紧接着说他直面自己的妻子,同样直接用真名索菲娅,抛弃了原作玛利亚的代称。同样由化了老妆加琳娜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