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东风(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广播里,正在播放着旋律优美的《东方红》,赵朱穿着件深蓝色的工作服,拿着保温饭盒就出了门。

饭盒里装着的却不是饭菜,而是玻璃试管。历经了一段时间的尝试,赵朱终于利用化验室器材,制备出了浓度净度都合格的a型肉毒毒素。

后世的人可能难以想象,在如今的年代,“以厂为家”是工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难道,这仅仅是因为此时的工人同志全都高风亮节,人品更高洁无私吗?

要赵朱说,事情也没那么简单,这任何涉及两方的关系,都得双向奔赴才能稳固。

像如今:职工的生、老、病、死,企业全部都负责,那可不就是个大家长吗?

现在的企业自己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职工住的生活区里有食堂、医院、幼儿园、小学、初中,有澡堂、图书馆、球场。从物质到精神,方方面面都给你包圆了!

受到这样周到的照顾,将心比心,工人又怎会不发自肺腑地为企业鞠躬尽瘁呢?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羡慕地把工作称为“铁饭碗”了!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此时人们是真的以厂为家,却也是真的不拿自己当外人。

不管是拿厂里的不锈钢丝弯几个衣服撑子,还是拿点下脚料做个工具柜,还真没人把这当回事,都是大大方方的打个招呼自取自用。

也没人会管这种行为叫“偷”,自己家的东西自己用,怎么能算“偷”呢?

就是因为人们这种朴实无华的观念,赵朱用化验室制药这事儿,也并没有偷偷摸摸背着人。

她让刘向阳联系了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医院的名义来借用化肥厂的化验室,而她自然顺理成章做了这个对接人。

此时许多国家标准都还没有出台,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拿出医院的名头来,已经算是十分合理且正式了。

赵朱从家里出来,一路上遇见不少熟人打招呼:“赵主任,出门啊?”

她微笑着点头回应,正如大家的传言一样:化验室的赵主任,为人大方又和气,有本事还不张扬。

其实,一旦进了筹建处,就不太可能是普通职工,但是,赵朱的表现实在是太突出。

化验室和普通操作岗位还不同,需要更加专业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手法。而化验室中常用的强酸强碱,都十分危险。新招来的职工哪怕十分认真小心,却也不是立刻就能熟练上手的。在她平易近人地为大家讲解了一些小技巧,又机智地处理了几次小事故后,原本准备给她定岗的班长就显得不大合适了。还是由孙总工牵头,直接给她定岗为了技术员。

按理说,工厂这种按资排辈风气严重的地方,大家一起进厂,她也年纪轻轻,难免有人会不服气。

但这事儿却并没有引起任何人不满——反而别的车间有人提出疑问,化验室的还去跟别人解释:人家赵技术员是有真本事的人,私底下咱们都管人家喊“师傅”呢,当技术员可是实至名归!

技术员算是管理岗,但还想要再往上一步,也不是那么简单。

说起来也巧,在试生产时期,产品指标一直不合格,当所有人都焦头烂额时,是赵朱细心留意:发现是采样被污染的缘故,才造成了指标不合格。这才让化肥厂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正式挂牌投产。

原本她就在厂革委会里各位领导心里挂了名,厂子初建,中层管理岗本就空缺,此时这个大功一立,不提她当这个副主任反倒说不过去了。

虽说是副主任,但大家说话爱抬人,一称呼起来,也就把那个“副”字给省略掉了。

赵主任一路上打着招呼出了门,坐上公交车,抬眼一瞧——嘿,又是熟人!

“梅姐,这么巧啊!怎么来10路车了?”

见到赵朱,张梅也笑得很开心:“我替人带班呢!刚才快到化肥厂时,我还念叨说会不会见着你,刚说完你就上车了。”

“咱姐俩儿有缘呗!”赵朱也咧嘴笑道。

这几个月赵朱没少在市里和村里来回奔波,一来二去,跟售票员张梅的关系越发熟络。

说了要带奶奶到城里享福,赵朱当然不会食言。正所谓“破家值万贯”,老人家念旧,又担心到了城里缺这少那的不方便,到了搬家时,硬是收拾出了一大堆的东西。还是托了人家张梅帮忙,到了末班车时,请司机多跑了段路,直接开到了村里,帮忙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拉到了市里来。

如今单位管分房子,但准确说来,房子所有权还是归厂里的,职工只有居住权。按级别,赵朱是能分一套一居室的楼房的,但她却说自己住单身宿舍就行,把房子让给了更有需求的同志。

这便是传闻中她大方名头的由来了,为了这住房的名额,多少人斗的跟乌眼鸡似的,抢都抢不过来,哪儿见过这种往外推的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