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爷不打嗝了(第1页)
杨真真待众人都拜毕,才气定神闲走到寿堂中央,躬身合十:“贫尼乃大同县桃花庵圣母座下弟子妙真,身无长物,无以为贺,唯昨夜梦中圣母点化,得一偈,为老太太寿辰添点趣味。”上方的老太太满面笑容,起身对着西方拜了一拜,笑道:“圣母挂念,老身有福了。师傅请说!”杨真真转身对着西方拜了几拜,面向上方,大声道:“这个老太不是人。”话音未落,满座皆惊。啊!这是何等无礼之言。杨县令夫妇吓得大惊失色,杨真真这是来贺寿还是来催命的?老太太的满面笑容瞬间垮了下来。旁边喜怒不形的左相,阴狠从眼里一闪而过。杨真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不慌不忙,接着说出下一句:“九天观音下凡尘。”满场静寂。这弯转大了,众人反应不过来。“好!转得好。”不知谁赞了一句,一时叫好声此起彼伏。众人都舒出一口气。虽然始作俑者是桃花庵小尼姑,但谁也不想被连带。待声音小了下来,杨真真接着道:“做下善事千千万,不争岁月只争春。”“好一个不争岁月只争春,好句啊!”左相旁边的知府连连点头。杨真真继续道:“圣母云,一个人结一次善缘容易,结两次三次善缘也正常,难的是结一辈子善缘。此乃真正有缘之人、不凡之人。”杨真真合十道:“老夫人正是这不凡之人,贫尼祝老夫人岁岁得意,年年逢春。”话音刚落,热烈的掌声响起。杨县令走到中间,躬身一礼:“不凡之人,老夫人实至名归。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老夫人是行万里路,结一路缘,下官代那些受过恩惠的百姓给您老磕个头,祝您老人家岁岁得意,年年逢春。”说完真跪下磕了一个头。众人皆呼:“老夫人岁岁得意,年年逢春。”气氛达到高潮。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杨真真暗暗为杨县令点了个赞,能力强,会来事,善于掌握时机,前途不可限量。杨真真那四句诗和最后的祝语完全说进了老夫人心底,七十岁的老人,儿孙满堂,衣食无忧,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死,这不争岁月只争春,不就寓意青春常在吗。这年年逢春,不就寓意着还要经历很多个春天吗。其实杨真真这首诗前两句在前世的网上流传很广,有说唐伯虎写的,有说解缙写的,有说纪晓岚写的,原诗为: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璠桃献至亲。第三句怕不被接受,杨真真就把后两句改为对老太太的赞美和祝愿。左相看老娘如此高兴,快步走到中间,对着众人就是一揖:“本官代老母谢谢各位。诸位请入席吧!”气氛被带得如此好,杨真真并未特别高兴,她在心里哭笑不得。在前世,杨真真不是脸皮厚的人,她能说会道,但是最讨厌油嘴滑舌,到了大业朝,估计是想着反正没人认识,个人自由度发挥到极致,许多话张口就来,真真假假让说话的本尊都有点难辨真伪。唉唉,一不小心就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没法,谁让她差钱呢,或许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席后,杨真真被留了下来,原来曾娴举荐了她。三房大爷没出来贺寿,其实是得了不是病的病,没法见人。陈一念七八天前从外面回来,正在大口喝水,随从突然跑进来禀报说八珍楼有人闹事,陈一念含在嘴里的那口水不上不下,噗地一声呛了出来,从那时起就开始打嗝,总也停不下。去医馆看大夫,大夫说针灸,两三天针灸下来毫无用处,大夫又说含一块黄莲,嘴里含着药自然不会打嗝,没想到含着黄莲还是没忘记打嗝,那就含糖吧,更是毫无用处,又有个大夫主张按摩,结果肩颈那块按得青紫,打嗝还是打嗝。这人痛苦抑郁得不得了,只好足不出户。老母亲过寿这等大事,也只有缺席,实在是没勇气出来丢人现眼。杨真真向曾娴夫君陈公子打听出陈一念最在意的人是他三岁的小外孙,一直养在陈一念和刘氏身边,最爱的东西是金丝楠木山水摆件,花了六千多两买的,买回来被老太太罚跪了半宿,说他败家,玩物丧志。杨真真又问出小外孙每天都要午睡,山水摆件放在书房案头。杨真真说,今日晚了,明天中午我再过来为陈三爷治病。出来后杨真真悄悄给曾娴说:“明日未时,我准时过来。请陈三爷到书房等着,然后你让管家安排……”杨真真说了很多,曾娴不住点头,说一定照办。第二天未时,杨真真从客栈来到陈府,被迎进了三房的大院。陈一念已知晓有高人来治病,和夫人一起,早早就等在了书房,两个女儿也一脸揪心地在旁边陪着。可怜的人,已被折磨得疲累不堪,那嗝,还在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杨真真坐到他的对面,隔着一张茶桌,说道:“打嗝这种病,贫尼治疗过几个人。”“治好了么?”刘氏迫不及待问。“都治好了。待贫尼先给三爷把脉。”杨真真把手指搭在陈一念脉上,闭目良久,又换了只手。其实杨真真不懂脉象,但做戏做全套,装模作样还是没问题的。把着脉,杨真真眉头紧皱,良久,直到——“不好了,前院走水了!”院子外面有人大声喊道,“快救火,救火啊。”“三爷,三奶奶,快离开院子,火串过来了。”就见院门外面浓烟四起,丫鬟小厮提着水桶跑来跑去。陈一念把手从杨真真指下抽出来:“快,快,青儿还在睡觉。”一步冲出书房,往回廊那边跑去。跑到一半,看丫鬟已把小少爷抱出来,又慌忙跑回书房,此刻浓烟已经漫进了院里。陈一念跨进书房,指挥下人抬起金丝楠木山水摆件,顺着回廊往后院跑。又想起刘氏:“夫人,快跟上。”又想起女儿:“臻儿谨儿,护着你娘快跟上爹。”又想起老太太:“陈管家,快打发人去看看老太太,不要惊着了。”就听到院子里有人说:“三爷,火灭了。”陈一念停下了步伐,气喘吁吁往回走,就见刘氏和两个女儿抱着小外孙,站在书房门口抿着嘴笑,那个给他诊脉的小尼姑,对他合十行礼:“恭喜三爷痊愈。”陈一念才想起自己刚才一直没打嗝。:()哦豁,穿成尼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