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第2页)
沈睿听完眼底戾色丝毫未退,笑道:“说得是,二皇兄一向襟怀磊落,怎会做这种掩耳盗铃之事。”吩咐众人将现场处理好,又睨向宁予安,“你过来。”
宁予安跟着沈睿走到一处僻静溪流边停下脚步,凉风轻拂起二人衣袍。
沈睿蹙眉转过身,冷冷开口:“你当真觉得,吾应该把一切咬碎吞肚子里去,就当这场刺杀从未发生过?”
宁予安微微一笑,“不是。”
沈睿见宁予安到这个时候都还笑得出来,不由火大,刚想要发飙,便听见宁予安接着道:“殿下自然不能白白受此委屈,只是能让陛下知晓这件事的方法有很多,相较于殿下直接诉说,倒不如让陛下在不经意间得知,而后自己去查。”
见沈睿不解,宁予安又道:“真正的凶手是谁,殿下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殿下只需要让陛下明白,纵使殿下看到了如此明显的证据,却仍因顾念手足情深不忍质问,独自承受。如此,不管陛下最终查出的结果如何,都会对殿下多几分怜爱。”
沈睿微微思索,“可是,为何就不能直接让沈苑成为那个凶手?”
宁予安无奈中隐着些笃定,“凡是真相,必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到那时,陛下不但会对二殿下心怀愧疚,甚至还会迁怒到殿下你身上。若是这样的结果,殿下还愿意去赌吗?”
沈睿:“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可你不说我不说,又怎么让父皇在不经意间知晓?”
宁予安狡黠一笑,故作神秘道:“那可能还得看殿下如何表现了。”
许是被这似有若无的笑容感染,又或许是因为那双眼睛有些似曾相识,沈睿唇角浅浅弯起弧度,“我还是第一次见像你这般几乎时时刻刻都可以面带微笑之人,真是比修茂还能装。”
正在沈睿车驾上把精致小香炉重新点燃的修茂冷不丁打一喷嚏,喃喃自语,“看来这新换的熏香不太行,希望别呛着殿下。”
十日后,朝翎城东南郊。
宁予安一袭素白长衫,头发以玉簪束起,显得整个人清雅出尘,有几分世家公子的气质,她手持一长约三寸宽两寸梨木牌踏上曲折廊桥,随着人流往镜湖中心的一座雅致楼阁行去。自古以来文人多爱好以兰花自喻,故而将此木牌命名为幽兰令,其正面雕刻有独特精美的兰花纹。康衢学宫每年发行一百一十枚幽兰令,除朝廷命官和著名贤者外,常人若想要参与十方评,均须凭借此物。
宁予安进去后评议尚且还未正式开场,她找了个偏角落的地方背靠一白玉石柱小憩,静静打量着这一大场馆。
这栋楼阁共三层,空间开阔,素朴典雅,顶部绘有立体花纹浮雕,给人一种通透幽灵之感,一楼中间是一个大型舞台,周围站满了来此参与十方评的文人名士,大多都是青年才俊,而二三层看台客座上坐着的都是些有身份地位之人,宁予安扫视了一圈,并未瞧见丞相荀濯。
突然,在一片欢呼喝彩声中,一名正处于而立之年的男子缓步登上中心大台,那是十方评的创办者——萧桓。
萧桓乃是本朝著名才子,风流蕴藉,才思敏捷至脱口成诗,在点评上面更是言辞犀利,却又精准到位,无论诗词字画还是人物政事,为人们所称道。其为人性情坦率自然,又带着几分洒脱自如,早年贫苦,景瑞二年被荀濯赏识,进了丞相府担任丞相掾属,协助丞相处理政务,之后凭借过人才华一路升迁,官至少府尚书,纵使已然富贵,但萧桓仍不忘初心,克己奉公,衣着简朴,不讲究庄重仪容。
十方评这种可随意针砭时政的活动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蔚然成风,当然是因为有当今祁朝掌权者的默许和暗中助力。景瑞帝十年前即位登基,朝中官员却尽是前朝旧臣,当人走到了越高的位置,想要的权力越来越多,不安和疑心便会越来越重,何况那还是天下至尊之位,理所当然的,景瑞帝想要组建一个新的权力机构,选拔新的人才,独为自己所用。
这萧桓是少府尚书,皇帝近臣,那么也就不难推测在这十方评背后真正欲招隐求贤的人,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
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景瑞帝对丞相荀濯与太尉杨肆那截然不同的态度。此二人皆为三朝元老,在朝中威望甚高,可境遇却大相庭径,半年前景瑞帝以杨太尉年迈为由派骠骑将军陆旻领兵出征讨伐攸国,那统帅三军的虎符也相应地转交到了陆旻手中,谁都知道,这太尉没了兵权,便和虚职无异,而整个杨家不仅杨肆一人如此,就连他的三个儿子,也相继被明迁暗贬;反观丞相荀濯,虽一生未娶妻,无子嗣,但他的侄儿荀陌能与皇子一同掌管皇帝欲广耳目而特别设立的督吏府,以萧桓为首的学生们都接连被提拔重用。
大家不禁想,景瑞帝如此重用荀濯的学生和侄儿,是不是代表他并不忌惮这位威望盖过自己的老臣?当然,君心难测,这种事情,大家也只敢私底下偷偷谈论一二。
击鼓声起,欢闹声渐次平息。待鼓声停,只见台上那一袭蓝色素袍的男子微笑着朝众人郑重作揖行礼道:“在下广陵萧桓,幸会诸君。今日十方评一如常例,由我萧某主持,但稍有不同的是,今年十方评开场议题乃陛下亲自题写,望诸位贤才能各抒己见,言无不尽。”
随着话音落下,一副卷轴随着两位书童后退的脚步徐徐展开。
笔墨横姿,映入眼帘的是雄壮而奔放的四个大字——“新旧对错”
“此议题何意啊?”
“这可是陛下出的题,不好妄加置评……”
“王公子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当为表率……”
“诶,贤弟博学多才,应当贤弟先请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