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1页)
“公子,你看那稻田里是什么?”“鱼吧!”“鱼?”“一般农户会在稻田里养一些鱼和泥鳅。”“还真是唉”。“一般鲤鱼居多,鲤鱼更能适合生活环境,浅滩也易存活。”“走,前面有农户,我们去问问”。“老婆子,今天抓两条鲤鱼,回家做红烧鲤鱼啊!”“好好好,再给你烫一壶老酒”。看着这和谐的一幕,让人憧憬和向往。“家敏,可会做红烧鱼?”听着郑浩宇的调笑,王家敏回应一拧。这时,两位老人注意到几人的到来。郑浩宇连忙施礼问好,道几人是过往商旅。“是天齐来的?”“哦,是”郑浩宇看着自己的服饰不由得笑出了声。“不是说联姻的吗?怎么又不联了?”“这个是国家大事,晚辈不知”。“哦,对,国家大事。”告别两位老人后,一行人又继续启程。好山好水好风光,南方更适宜走水路。“家敏,还好吧!”“嗯?”“不晕船就好!”郑浩宇立于乌篷船的船头,山山水水风情万种,都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这般轻松过了。“入景便成画中人”在郑浩宇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王家敏一时间看痴了。“咕……咕……咕”,肚子不合时宜的发出声响,王家敏顿时有些尴尬。“唉,你媳妇饿了!”这话更是骚的王家敏脸通红。郑浩宇回头看去,此时的王家敏已转过头去。看着这正处于河流腹部,离岸边还不知道多远?便问:“船家,可生火做饭?”“自然,几位请稍后。”随后船家把麻绳套在一出凸出的小山丘上,把船固定好。摆弄好鱼竿,便开始生火。不多时一条肥美的鲤鱼便越出湖面,船家熟练的收拾着鱼。王家敏一时也来了兴致,拿着鱼竿,仔细的盯着湖面。郑浩宇这时走了过来,接过王家敏手中的鱼竿,换了个位置,把一只脚踩在船的边缘。随着鱼浮子一深一浅的起伏,郑浩宇慢慢的将鱼拉出水面。一条红鲤,拿给船家后,便把鱼竿交还给了王家敏。王家敏换了几个地方,一条鱼都没钓到,鱼儿反而在她前方,欢腾的跳跃,一时间傻了眼。鲜美的鱼汤,刺激着味蕾。随后便看见郑浩宇端着碗鱼汤,走过来。“趁热喝,很鲜。”或许是饿急,王家敏很接地气的捧着喝。反观郑浩宇优雅从容,慢条斯理。阿福看了却只摇头,这两种生活方式的碰撞,又该如何融入。船家却乐了,这样生活才有滋味。船靠了岸,船家打趣王家敏道:“小娘子可要看好你家相公,免得一会儿被别人拐了去。”原来适逢七月初七、乞巧节,所以集镇上特别热闹。多是些未及笄的小姑娘,王家敏下意识的抓住郑浩宇的衣袖。刚好看到旁边有卖面具的,顺手就拿了一个,递给郑浩宇。郑浩宇没有接,而是自己选了一个能看的戴上。看得出王家敏很想逛街,但很纠结。于是几人找了一家客栈,先安顿好。由于王家敏看的紧,郑浩宇行动上多有不便。便待在客栈的房间里,透过窗户往外看,突然想起此次前来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好像是来考察什么的……那现在不是正合时机。便带着阿福,率先出了门。可巧,碰到了正给他送甜品的王家敏,“出去考察,你去不?”王家敏虽然不悦,但也是明事理之人。临安文宣王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生计,温饱问题始终排在第一位。“阿福,把这些食物的价格记下来。对,这里是?”“临安县”“一并记下来,做备注。“是,公子。”南方盛产水稻,也就是大米。大米和小麦一样,都是主食。且相比较而言,大米的价格更便宜。如果以国家的形式购买,再制定价格,在天齐境内销售。那么百姓的温饱便不愁了。随即走访了当地的农户,看看中间的差价。看着郑浩宇真的有在工作,王家敏也安下心来。几人忙活了一天,回到客栈中,郑浩宇又继续做分析。王家敏贴心的让人炖了红豆莲子羹,又亲手端了过来,郑浩宇回之一微笑。郑浩宇心想不如在南燕多个城市设置一些粮食收购机构,这样能节省不少开支,也能省不少事。“公子,王妃”。“说”,“南燕文宣王求见。”郑浩宇看了看王家敏,临安好像就是他的管辖地。“走,去看看”。“修宇兄,”,“璟浩兄,璟浩兄来了为何不到府上坐坐。可是嫌兄弟府邸太小?”“修宇兄哪里的话,我也是刚到临安,正想着前去拜访呢!”“请……”一番客套后,郑浩宇等人被请进了一栋巍峨气派的府邸,府内的设计也是颇有江南范。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文宣王修宇便是当时议亲的男主,被郑浩宇搅黄了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