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想想还是算了吧(第1页)
这年头,讲究一个名节的。不然的话,那地方上,为什么总是要突出贞洁烈女,请朝堂赐予贞节牌坊呢。这个青楼,迟早是要收拾收拾的,打击人贩子。韩辰想了两天,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酿酒去卖。这酒应该是很好卖的,皇城聚集了大量的权贵,他们也是少不了人情往来的,因此开个酒铺,肯定是有的赚的。不过,这酿酒的工艺,韩辰可不会啊!他想来想去,又觉得不行,别的不说,这成本也是太大了,他可没有那个本钱去投资的。毕竟,能够动用的银两,是少数的,只能做小本生意。做买卖,也挺麻烦的。韩辰又想了几天,觉得还是算了吧!他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呢?身为一个大臣,做买卖,本身就是不符合韩辰的价值观,那叫做与民争利,如果形成了风气,那还了得,那岂不是所有的臣子,都去做买卖了吗?这可不行。臣子是有权利的,这他人做买卖,根本没法与之竞争的,根本就是完全不对等,也不公平,这也是一个事实。半月后,由于安南已经收拾了,朱棣的目标,就转向了鞑靼,他要采取逐步削弱的方式,年年进行打击。朱棣并没有亲征鞑靼,派了十万大军出征,不过就是号称十万,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那是加上了民夫。又要打仗了。朝堂一些大臣们那是持反对意见,认为不行,不能年年打仗,要休养生息,这其实也根本就没有错的就是了。确实不能年年打仗,不过考虑到威胁的话,出征是必要的。毕竟,这不算是大规模战争,而是小规模战役,耗费人力物力,倒是也并不太多。这次出征的将领叫做丘福,韩辰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还派人去打听了一下。发现此人居然都六十多岁了,这不是胡闹的吗?年纪可是太大了啊!也真是匪夷所思,虽说打仗的主帅,并不一定要靠勇猛,亲自进行作战,但是,这年纪大,精力难免不足。丘福曾经只是燕王府的一名士卒,由于积年劳苦,授予了千户一职,在靖难之役中,表现还算出色,现在是当了荣禄大夫,还被封了国公了。而今,被朱棣亲自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可是这家伙吧!根本就没有当过主帅,这能不能行,还不知道。韩辰也不了解,征鞑靼的事情,并没有刻意研究过,不知道结局。“这次还有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一起出征。”朱高炽来跟韩辰汇报,倒是也有年富力强的。“我觉得不太妥当,这个丘福毕竟岁数大了,心态恐怕不是求稳的那种,老将军,一般不能轻易用,主要就是他们来日无多,迫切的需要战绩,来青史留名。”韩辰摇了摇头。“父皇亲自任命,自然有道理,鞑靼也并不强,想来本次出征,应该是没有什么意外的。”朱高炽倒是非常看好。韩辰无所谓,输赢也不重要,打赢了,本次也灭不了鞑靼,打输了,肯定也不会伤筋动骨的。因此,随便怎么打了,他只是本能觉得,这个丘福不行。果不其然啊!这没过多久,败报就到了。本来,大军还没有启程,丘福率领上千人,先过去了,属于急不可耐的那种,这倒是也有一些道理,先实地考察,打探情报。可是吧!这么点人,也没有隐匿行踪,就被敌人给发现了,而后全军覆没。与武成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是一起战死了,这可倒好,属于被一锅端了。消息传了回来,朱棣那是勃然大怒,那是痛骂丘福,是个饭桶,无能,当即决定,由他亲自率领大军进行出征。他倒是还怀念起张玉来了,有张玉在的话,他完全放心,何至于每次打仗他亲自出马啊!韩辰得到消息之后,倒是也吃惊,居然这么快就没了,还有这么多的侯爷,也跟着没了,损失可是不小啊!既然能够被封侯,显然是有才干的。“这是好事,这些人,都是支持汉王的,他们没了,可以削弱汉王一方的势力。”京兆府尹程进来了,他倒是非常高兴。韩辰都有些无语,这军中的将领,大多数支持汉王,难道说,要这些人死光吗?那谁来打仗的啊!不过损失了千把人而已,倒是也根本不算什么的。“这种话,你自己心里想想就是了,犯不着直接说出来的,小心被有心之人给听了去。”韩辰提醒。“下官晓得,不过大人应该出来阻止这次战争,陛下要亲征了,汉王肯定会跟随,又给了他立军功的机会,他的声望岂不是更加大了吗?”程进有些忧虑,他那是属于太子党的。偏偏太子又不会打仗,在军中势弱。“不是这么个说法,他能打,是好事,不是能打,就能当太子了,只要太子没有过错,位置那就是稳固的,那个汉王,打仗是勇猛,可是想夺储君之位,他可没有那个脑子的。”韩辰冷笑。基本上就是文臣支持太子,武将支持汉王。这自古以来的话,武将那都是好收拾的,多少名将,最后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小人的手里。只要把武将调离军队,那就成了没有牙的老虎,是很好收拾掉的。这很明显的事情的,因此,犯不着忧虑。不打仗,那些武将也不在军中,是要上朝的。朱棣愤怒了,他打算一劳永逸的征服鞑靼。决心率领五十万大军出征。这全国的步军加起来,也不过六十多万而已,哪里可能出征这么多的,因此,只是号称而已。实际上有十几万,几乎包括了所有的骑兵。这就等于是大阵仗了。韩辰并不赞同,话说应该慢慢来才对,那么急做什么呢?年年打一下就是了。当然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掉问题,倒不是不行,不过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大了。当打仗不要钱的啊!鞑靼那个位置,都在兴安岭外了,这是属于长距离进军,这一来一回,也得不少时日。朱棣一走,自然就是朱高炽监国了。平日里上朝就不必了,到大臣们有要紧事,需要跟朱高炽禀报。这个朱高炽短命,可能跟总是监国有原因,太劳累了。:()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