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第1页)
第716章
元娘转身跨上马背:“周镖头,辛苦你护送了。我先行一步前往益州,咱们那儿见。”
见长平一行人似乎没有立刻离开的打算,元娘也不再多言,挥鞭驱马,踏上了通往益州的官道。
长平和几个随从紧随其后,一个瘦高的汉子悄声对长平说:“王爷给小姐准备的干粮,您怎么还没拿出来?”
长平狡黠一笑,仿佛一只得计的狐狸,回头望了望站在城墙上的刘堃和墨林,低声回答:“急什么?等小姐吃上几天干粮,咱们再拿出这些食物,她自然会感激王爷的恩情。”
墨林轻叹一声,目光投向面色阴沉的刘堃,解下腰间的酒壶递了过去。
刘堃接过酒壶,轻抿一口,愤愤不平地说:“这个没良心的,我在这儿站了这么久,她竟然连看都没看我一眼!”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她哪有心思看你。”墨林低声回应。
“昨日我在林掌院面前的表演如何?”刘堃轻抚着下巴,目光追随着元娘的背影,突然发问。
“我看他几乎被你气得七窍生烟。他晚年得女,视若掌上明珠,而你却在他面前提议为女儿准备几个漂亮的陪嫁丫鬟,还暗示将来要纳十来个妾室,这不是对他极大的侮辱吗?”墨林倚靠在城墙上,翻了个白眼回答。
“若真能气死他就好了。你猜他今天会在皇上面前如何诋毁我?”刘堃猛灌一口酒,然后趴在了墙头上。
昨日,刘堃在林掌院返程途中安排了一场偶遇,马车内的他左拥右抱,怀中是两个衣衫不整的女子,林掌院气得手都在颤抖。
再加上刘堃那番话,林掌院当场便声称要向皇上请求解除婚约。
这正是刘堃所期望的。
“这次恐怕王爷您的名声要臭不可闻了。”墨林与刘堃并肩趴在城墙上,眺望着远去的车队:“这林掌院在士人中颇有声望,他若真的恼怒于你,恐怕天下的文人都会对你唾弃。”
“这样一来,我的皇兄岂不是更加高兴了?明明知道我要迎娶元娘,却屡次三番地从中作梗,不就是想让我出丑,闹得越难看越好,这样我就再也无法对他构成威胁了。”刘堃冷笑着,声称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但实际上不过是精心的算计。
“那王爷您打算怎么办?”墨林叹了一口气,无情的帝王家,真是一点不假。
“既然我已经拿到了元娘的庚帖,她想逃也逃不掉了,就看今日宫里如何下旨了。另外,这几日皇上收到了好几个边境的奏折,那些外族人最近也变得嚣张起来,我也该去那边看看情况了。”刘堃将酒壶扔给墨林,转身离开了城墙。
“我还以为你会去找吴姑娘呢?”墨林摸了摸头,跟了上去。
“她有避瘟丸,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如果我总是依赖叶臻,如何能在她面前挺直腰杆。男子汉应当建功立业,封妻荫子,这才是正事。”刘堃斜了墨林一眼说道。
“你难道不担心你把长平派去当护卫!还特意连夜制作了那么多的肉脯。”墨林小声嘀咕道。
“对了,这次楚雄过来,让他和玉瑶的婚事办了,还有那几个训练有素的女子也带走,让她们去该去的地方。”刘堃没听到他嘀咕的是什么,上马之际吩咐墨林道。
墨林连忙应是。
从吴府门口经过时,两人正好碰见几个大夫神色惊慌进入府门,墨林一打听,才知道,吴启玉突发中风,现已经二便失禁,无法言语。
巳时末,宫里果然下旨,林柔体弱,不宜成为六王爷的良配,改赐婚为九王爷刘幸,另渤海国屡屡进犯,六王爷刘堃立刻动身前往监军。
天应二年夏,益州爆发大疫,死者数万,幸亏医女吴元娘献上方子,才未酿成大祸,太后亲自赐元娘为六王爷刘堃之正妃。
天应三年秋,刘堃带兵直取渤海国之皇宫,渤海国从此灭国,又历时两年,刘堃全力剿灭倭寇,从此倭寇不敢上岸。
天应五年,皇帝将渤海国赐封给刘堃,作为其永久的封地,以镇守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