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庶子女的终身大事(第1页)
新春来临,终又到了三年一度的春闱会试,长生考试前总说书没学好,说一回就被父亲训一回。浩然知道长生天资不如长久,所以在长生幼时便注重培养儿子好的读书方法和练武习惯,至于达到何种结果,只要尽力,不作强求。原本做好长生会落第的打算的浩然夫妇,待发榜时突然迎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春闱发榜,长生挂榜末尾,中了会试最后一名,最后一名也是榜上有名,殿试只有排名,没有淘汰,此番家中两个大儿子都已考上,二老爷的脸彻底挣回来了。听到这个结果,浩然还好点,自己原是考过的,对此无甚意外,长生资质虽不如长久,但学习习惯极好,加上这次也多沾运气,小小年纪便高中贡士,确实光耀家门。贾夫人大喜过望,惊觉佛祖显灵,立马跑去寺里撒钱捐米,忙的不亦乐乎,寺里的和尚个个热情万丈的接待贾夫人。浩然原想着,若长生落榜,就叫婉言别再去庙里了,此番长生高中,浩然不好说什么,贾夫人就直接信上了,生怕不够虔诚,得罪佛祖。浩然又觉得,反正花不了两个钱,这比一些信心深的,庙里日夜供海灯,家里养一大帮和尚尼姑,可就不知好多少倍,婉言愿意就让她去吧,有信仰是好事。贾夫人后来还想把夫君一起拉上,这个浩然就没有答应了。殿试长生前进两名,考了倒数第三,好歹也进步了,此时有了进士功名。长生时年二十,真说起来,他大哥长久还是二十一岁中的探花,这么一想,突然就觉得长生是真给父母长脸。发榜当日,浩然和夫人一早得到消息,长生特意跑上街,在金榜上亲眼看到自己的名字后,终于踏实了,兴冲冲跑回家告诉贾夫人,当时浩然也在屋里。贾夫人听长生说完,激动的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生儿,你是好样的,这回真给你爹娘挣了脸,母亲这就备一个大红绸花和一匹骏马,你和你爹你大哥高中时一样,也走马游城夸耀一番,让人都看看我们府里的儿郎多有出息。”贾夫人也不是乱说,三甲夸功名是朝廷规矩,但很多大户人家孩子中进士后,每回也有不少自备行头走马游城夸耀的。浩然听完差点没倒在座椅上,自己兄弟三人中就自己中探花时走马夸耀了,大哥三弟都是进士,没夸什么,儿子这一代就长青中榜眼和长久中探花两个走马夸耀了,三友二甲第一没够上,长平二甲第五也不用说,叔伯家出那两个进士更不肯声张,偏偏自家这个会试倒数第一,殿试倒数第三,还要游城夸耀一番,前三名夸耀还好说,倒数前三名也夸耀,夸什么?运气好?浩然好不容易缓过来,却瞧见长生一脸欣喜的盯着母亲,摆明了跃跃欲试,连忙喝止,又狠狠训了儿子几句。长生一个枣子没吃出味道,就被爹一巴掌给打吐出来,训的灰头土脸的。功名一成,贾夫人立马张罗着给长生说亲。如今的浩然府远胜前些年,不止家主主母出身尊贵,家大业大,如今浩然官至从二品,手握实权,长久也在朝为官,雅颂雅嫄都嫁给了侯府的世子世孙,家门荣耀日升。长生虽只是浩然庶子,但有进士功名傍身,模样长的又俊,虽差长久两分,但也仪表非凡,英俊潇洒。亲事还没提,就有好多媒人主动找上门来。贾夫人想找个勋爵人家姑娘,因为老三家的长平长安娶的都是侯府嫡出千金。浩然却不答应,嫁女门第选高点,为了让孩子以后多享清福,但是儿子娶媳就不要找有爵家的,长生是庶子,本来性子就弱一点,再娶个门第高的,以后就会被老婆管的厉害,官场上混的性子太弱可不行。贾夫人觉得夫君说的在理,长久媳妇海英出身官宦世家,祖上门风严谨,数代不衰,当前家中三代在朝为官,对久儿仕途的助力毫不逊其父,便是勋爵人家也不敢轻视。最后贾夫人为长生也寻了一户官宦人家女儿,陈氏丽珂父兄两代官,家族祖上进士举人辈出,为官者俯拾皆是,书香门第,世代簪缨。丽珂家族虽不如海英家族在官场那般强盛显赫,但也根基稳固,实力雄厚,俩妯娌皆有千秋。长久的婚事是浩然亲自寻的,长生的婚事前后全凭贾夫人一手操办,贾夫人惊喜现在家中在官场又多了一门实力亲家,浩然两子都已为官,如今家世日盛,贾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每日都忙活的乐颠颠。长生婚事热闹的不逊长久,丽珂进门后对贾夫人恭敬孝顺,私下对薛姨娘也十分贴心。后来因为丽珂长年累月的体贴周全,使得贾夫人和薛姨娘慢慢亲近起来,二人到了晚年亲如一家姊妹,不分彼此。话说这头才忙完长生的婚事,贾夫人立即就忙着为雅娴寻婆家。雅娴今年一月已成及笄大礼,前头操心长生的功名婚事,一直没来得及留意,这下长生的终身大事忙完了,贾夫人就赶紧为雅娴的婚事忙起来。,!此前为长生说亲顺当,所以一开始贾夫人以为才貌双全的雅娴婚事更好说,所以信心十足。末了进入实际,忽然发现谈婚论嫁对性别歧视挺严重的。儿子不用嫁到人家去,宗法上不涉及爵位承袭的嫡子和庶子地位本就差不多,况一个有功名的男人,根本不会有人再说什么嫡庶,男人有本事就是最大的价值。至于嫁女儿,婚姻是一场伦理上的交易,贱里买来贱里卖,容易得来容易舍,投个好胎就大半确定嫁的如何。以雅娴的品貌才情,将来做个豪门主母应付自如,亏就亏在她是庶出。一个女孩太优秀,唯一那点缺憾就被有心人盯着不放。也是时运不济,贾夫人才放出风,就有不少人家着媒登门求娶,无奈没一个能让贾夫人看得上眼。那些人家高低也有些名堂,自以为不错,但有出身的孩子,要么顽劣丑陋,无功无名,要么德行不堪,难当责任,有些人家还是根基浅薄或者大势将尽,就冲着老子想娶丫头。贾夫人都礼貌婉拒。其中有一士绅人家见过雅娴,存心图谋,便设了一计,先荐一寒门举子上门求娶抛砖,为他自个儿家预备引玉。那日媒婆带着举子老母前来请安,二人当着贾夫人一通花言巧语,言语自豪他家儿子是举人,又是正头娘子生的。把贾夫人气的当场大怒:“什么是嫡庶区别?我还不知道呢!平民年过四十无子方能纳妾,家里若不是高官显贵,哪来的嫡子庶子,豪门贵胄都不否认外室所出之女的主子身份,你口口声声管儿子叫嫡子!你有底气说这话,不妨跟我说说你家是有泼天功名,还是有万担财帛?生在你家嫡的庶的能有什么出身区别,还不都是庶民!”斥完直接赶了出去,又吩咐下去,今后不许放那引荐人进来走动。礼法约束的是被约束的那群人。男权社会重视开枝散叶,被认真区分的等级是士庶,而非嫡庶,生在豪门贵族,庶出也是千娇百贵的主子,平民百姓家的女儿再怎么名正言顺有才德,也很难被豪门接纳。总结有些人意思就是,雅娴基本符合他们家挑媳妇的要求,可他们那股自以为是的底气,在真正有底气的人的眼里,根本不放在眼里。雅俗雅慕得知家里在为雅娴姐姐寻婆家,于是借机向长辈献计策,希望父母给问问广平侯府。说这话的时候浩然也正好在旁边,结果没出意外,雅俗雅慕都遭到训斥。姐姐的婚姻大事自有父母做主,什么时候轮到妹妹出来说嘴,实在该打。雅俗雅慕从未被训得如此严厉,便再不敢说了。此事究其原因是广平侯独子瞧不上庶出姑娘。李家父母疼爱女儿,更不需要赶着巴结,白塞了女儿。贾夫人仗着雅娴才貌好,誓不低嫁,誓不妥协,现在每次有豪门聚宴受邀,贾夫人都把雅娴锦衣宝饰的打扮好,带着一起,让众夫人看看丫头的样貌谈吐,礼仪规矩,尤其强调雅娴得她父亲宠爱。大众只会用舆论来引导价值,上位者更喜欢用价值来引导舆论。此举果然很有效,许多贵妇看见雅娴纷纷动了心,俗话说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秀,道理就在此处。权臣庶女好听不好听,但这份背景加持就是最大的价值。实实在在的好处面前,礼和名都是人来定的。很快便有不少显贵人家纷纷请官媒登门说亲,求娶雅娴。贾夫人前后一通相看把关,终于在一群有意的人家里瞧上了闲逸伯的儿子杨照,虽说闲逸伯府不显贵,在勋爵里实力算倒数,相比其他几家抛来十分热意的显贵家也算落后,但是有几样极大的好处,其一伯爵夫妇只有一个儿子,府里人口简单,伯爵夫人为人极好相处,雅娴若嫁过去,这伯爵府将来迟早是雅娴当家。其二,杨照那小子长的一表人才,看说话行为都很不错,能干且有担当,这样雅娴进门后的好日子才会长。虽然闲逸伯夫人和贾夫人私下说的已经算定下了,但是贾夫人措辞婉转,语意含蓄,闲逸伯夫人摸不准贾夫人水深,一时不敢向外放出口风,与伯爵爷慎重商议后决定,首先这大婚礼仪起码要办的叫女家满意才行。薛姨娘见女儿婚事这么久没说好,还当夫人不用心,反正她自己也可以随便出门,长生高中娶亲后就更加体面,还私下结交了几位小官家的夫人,既然夫人不肯用心,薛姨娘就决定亲自出马。京城是首善之区,全国最讲宗法礼仪的地方,这里人家的小妾再得宠,也不能出来主事,显贵人家打交道涉及利益的七牵八绕。薛姨娘是富裕家庭出身,却没有什么官场见识,二爷这些年也把她宠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双足不踏四季尘,太过理想主义。薛姨娘嫁给二爷时,二爷是正五品内阁学士,这职位由庶吉士升至,负责皇帝的诏书起草和票拟批答,品级不高,实权极重,不过不同其他内阁人员兼高品级职位,实掌相权,二爷纯职此处,属实际干活拟文人员,不止要伺候皇上,还要听派于年长同事,所以在这么好的职位上待的并不太久,不过却积攒了足够的政治资源,升任左通政时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极具实权,此后一直是皇上的近臣宠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薛姨娘不懂官场门道,只知道相公的五品很厉害,现下她也结识了一位五品官的夫人,正五品上林苑监右监正郑守兵大人的妻子尹氏。上林苑的苑地设在京城周边,这个职位是负责掌管生产供应皇宫的膳食鱼肉,苑囿花木,跟内监打交道多。郑监正在京城里有处府邸,其妻尹氏是个未入流小官的女儿,不识字,但驾驭丈夫的本事一流,郑大人十分听老婆的话。郑大人有一个儿子,靠捐了秀才,如今在学里读书。薛姨娘不懂官场,也不知道郑大人的儿子二十出头了都还没中意人家,是因为眼高人懒,家财根基浅薄。尹氏虽无知识,但是人住在京城里,怎么也知道那个叫李浩然的官厉害,眼前看她家的小妾都这么体面,这一身行头和出门的排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大官家的一品夫人,且尹氏与三房的秦夫人之间还有一段说不清的故事,郑守兵的三弟郑守让也把宅院置办在浩荡三爷家府邸的隔壁,郑家一家都对秦夫人家中的进出事项观察许久,秦夫人这一年来因为尹氏,日子可不好过。眼下尹氏想到她对秦夫人的设计,开始对薛姨娘胡吹起丈夫儿子来。薛姨娘跟了浩然后就没操心过人情事务,还当尹氏说的是真的,所以开始对尹氏“推心置腹”起来,说自己是富商之女,手里有一份好体己,现银足足两万两,还从来没动过,在府里老爷赏赐不少,儿子又不用自己操心,这些钱将来都会给雅娴。一听说有这么多钱,见钱眼开的尹氏恨不得立刻让薛姨娘把银子和女儿送来,满口“一定会跟相公儿子说好,这样人家的姑娘也还能娶”,又扯破牛皮,说有哪个大官家的女儿要带几万银子的嫁妆,还非她的儿子不嫁,她的儿子怎么个人中龙凤。薛姨娘虽没心机,人却不傻,看尹氏说的太不像了,尹氏说话半闭着眼,年纪大了也不保养,看着很不怎么样,大官家的女儿看上她家什么了?自己虽是妾,可老爷地位在那里,什么叫这样的人家也还能娶?抬头看看她家里,什么值钱的都没有,比自己屋子都不知差了多少,哼哼,没等尹氏吹完,薛姨娘觉得受辱,匆匆起身告辞,以后也不来了。薛姨娘还在车里郁闷今天出师不利,跟着的仆人却觉得姨娘今天太不会说话了,且别说雅娴小姐的婚事夫人现下在忙,她本不该插嘴,但她不但在外说了,还和人什么话都讲,简直跌了府里脸面,得报告夫人。尹氏这头是见风就是雨,飞快出门找个邻居官员家娘子激动乱吹起来,说那个叫李浩然的大官,死活要把女儿嫁来给她儿子,嫁妆都是随她家开口,银子少说也陪个八九万两,刚刚李浩然的媳妇还来了她家,和她说着都舍不得走,那李丫头要是嫁不了她儿子,就不活了,现在她还犹豫这能不能要。这个官员家娘子本不想理会尹氏这种癫人,但一听说李浩然大人的名号就被话题吸引了,这才认真的听尹氏说完。其实不是话传得快,而是有很多人想巴结李大人,甘当耳目,腿跑得太快。尹氏一说完,这位官员家娘子即刻派人传新闻,简直疯狂飞去,她家在六部任职的相公一听说,立马特意找到吏部拜访李大人,把李大人拖到一边,偷偷说几句。浩然听完惊得恶狠狠盯着这官员,这官员赌咒发誓说他说的是真的,浩然立即和莫尚书打声招呼就匆忙赶回家了。贾夫人派去跟着薛姨娘的仆人和二老爷是同时赶到燕禧堂的。是时燕禧堂内,得知雅娴隔帘子瞧过杨照后觉得有意,贾夫人正坐在太师椅上热情洋溢的与雅娴讲人生:“我和你爹决定将你记在我名下,以嫡女身份出嫁,今后在夫家无论何时要以夫为尊,以家为重,你是你爹的亲生女儿,你先祖父的亲孙女,任何时候,莫要丢失家族风范。”贾夫人话还没说完呢,二老爷就跑进来了。浩然丢人丢大发了,未知后面如何收拾内宅,且看下章分解。:()富贵清流,雅俗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