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第2页)
“犯人已经全部缉拿归案,依《盗律》,略人者,无论主从,一律磔刑。女子们也都找回来了。”她叹了口气,“有的家里是只要人没事就好,有的家里却觉得女子被拐卖过坏了名声,有的被退了亲,有的甚至将女儿贱卖了。我让人买了下来,全都送进了广阳王宫做侍女。方才她说的秋白就是其中一个。”
“那银朱呢?”
“银朱是寡母拉扯大的,她母亲也是绣娘,女儿被拐走了,因为过于伤心,将眼睛给哭瞎了,现在家里全靠银朱养活。她原本也定了亲,也被退掉了。”
“……”叶清欢也跟着叹了一口长长的气,她怜悯地抚摸着手上的绣像,叹道:“早知道我该去找她买些的。”
“我已经吩咐了负责采买的人多照顾照顾。谋生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她有这样的手艺,将来发家也未必不可能。结亲嘛,本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能结上好的自然好,结不上也未必是坏事。自己有个谋生的手段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二人说话间,姜朔钻了进来,仍旧是早上出发前的那个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表情。
这次都没等他开口说话,姜望舒没好气地道:“都已经出发这么久了,还能打道回府不成!我就是要去参加选妃!”
姜朔没法,只能下车,重新启程。
到了傍晚,车队行至一处郊野,地势平坦又依山傍水,适合驻扎。
再往前走还得两三个时辰才能走到下一处能歇脚的城镇,眼看太阳已经隐入山下,姜朔和姜望舒一合计,决定今晚在此过夜。
车队在河边停了下来。
有人搭帐篷,有人生火起灶,有人打水,有人捉鱼,兄妹俩甚至还去逮了几只野兔来做加餐。
叶清欢跟在他俩身后,也捡了不少野果什么的。能不能吃的另说,重要的是参与感。
夜色渐沉,众人围在篝火旁说说笑笑,野兔烤鱼烤饼等等开始在火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勾得叶清欢肚子咕咕直叫。
她有些不好意思,又想起来今天还没来得及打卡,便寻了个僻静的地方开始晚读。
姜望舒烤着兔子,余光瞥见叶清欢去了远处,而姜朔一直在她身边烦她问她兔子啥时候能好。
白天的余温已经散得差不多,天渐渐凉了下来,还有河风呼呼吹着,姜望舒干脆打发了姜朔去给叶清欢送件衣服,顺道保护保护她。
这边叶清欢已经找到了块大石头坐下来,伸了个懒腰。
没有城市的光污染,这里的星空很亮,空气也十分清新。晚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偶尔有三五成群的萤火虫提着灯笼在她四周飞舞,叶清欢感觉很惬意。
开始晚读!
“孟子见梁惠王……【1】”
姜朔跟过来的时候,她正好念到:“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2】
虽然这篇的主旨是劝上位者应当轻私利而重仁义,然而在他不知道妹妹到底在谋划些什么的时候,这个“弑其君者”听起来就显得格外刺耳了,尤其这位叶姑娘还不知为何的跟自家妹妹一见如故。
姜朔拧着眉若有所思地听着,并未出声打扰。
等叶清欢念完了,被冷风吹得开始吸鼻涕,姜朔这才上前将加凉的衣服递给她。
叶清欢接过衣服:“谢……阿嚏……谢谢。”
姜朔默默走到了叶清欢靠风口那一侧,“入夜了,可能会有野兽出没,叶姑娘还是不要离人群太远为好。”
“谢谢。我有个每天大声念书的习惯,担心吵到大家就过来了。现在念完了,我们回去吧。”
“好的。”
二人并排走着,姜朔道:“刚才听叶姑娘念的《孟子》?”
“是的。”
“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3】。陛下近年来,确实逼得太紧了……”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终究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只道:“太子殿下仁厚,若他能够顺利即位,想必境况会好很多。姑娘怎么看?”
什么义啊利啊的,没学过,没听懂,跟太子也没见过。但如果这时候直接说不懂,好像会显得自己很呆,跟先前协助探案时那个机灵的样子很有出入。现在姜朔似乎还在怀疑她,她得抓住一切机会给自己立正派人设。于是,她故作高深地说出了此刻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带“利”字的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管是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吧,反正态度到了。
姜朔皱眉:这到底是要跟着阿舒一起谋划“弑其君”,还是愿意协助太子随他出使?
但既然对方选择以这种方式回答,姜朔便也没有多问。
反正不管是哪一种意思,他都应该将此人引荐给太子,让她随同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