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然,若是李芳远拥有为国家的和平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伟大情操,那就当祁元询什么话都没说。契长寿黯然离京,随他而去的,还有大周对李旦发出的愈发严厉的申斥。祁元询则恢复了日常的听政、读书生活,渐渐的,还品出了其中的乐趣来。作为一个储君,他的生活其实本就应该像这样朴实到枯燥的地步。可是偏偏就有人上赶着当他枯燥生活里的调味剂。就在契长寿回去后一个月,朝鲜边境伴随着李旦请送世子入周的国书的,还有请立世子的表笺。朝鲜国原本是有世子的。不论是的祁元询,还是诘问特使明摆着不想让朝鲜轻松过关的大周君臣,都没想到,李旦竟然这么快就来了这一出。李成桂并不是想要请求大周册封其已立下的幼子为世子,而是请大周为他们确立下一位储君来。他给出的人选有三个。一位就是现有的王世子,他与爱妻显妃康氏所生的幼子李芳硕——其在表笺内解释,考虑到康氏初封即为王妃,与元配韩氏早亡,后被追封为王妃不同,他才想立康氏之子为储,只是康氏长子行为狂悖,适合为臣而非为君,才立了幼子的——剩下两人,便是他元配所生的嫡长子(原本排序居长的嫡长子在他登基前已壮夭,是以顺延)李芳果和第五子李芳远。李芳果占了排行居长的便宜,李芳远则是诸子之□□勋最为卓著,诸兄自芳果以下咸有推让,也是储君的有力候选。李成桂这样的表现,似乎是破罐子破摔。不是说俺自己立的世子不符合礼法吗?那就让大周天子你来帮我们选一个吧!选世子不是问题,但是这位世子是要入大周的——一半是为了读书,另一半嘛,也有送来当质子,接受大周教化之目的——结合朝鲜国内的混乱局势,这个选择就一下子成了难题了。若直接将现有的世子李芳硕立为世子,李成桂将世子送来,其实就是让爱子托庇于大周的保护之下。没有了世子这么一位显眼的目标,靖安大君李芳远再怎么功勋卓著,也只能和他爹慢慢打擂台——若是再逼宫,就不能打着清君侧的名头了,李成桂那个老头一旦有个好歹,那么李芳远就是犯下了违背人性的恶行,人神共诛之。李芳硕若在大周,到时候,还得大周天兵出镇朝鲜,亲自帮属国平定这场令人愤怒的内乱。立了另外两位为王世子,又有不同了。李芳果基本上就是凑数的,当有的世子人选,在众望所归之下,也只能是李芳远。可是李芳远能够与其父相争,依靠的就是朝鲜国内他深耕的势力。等到他远离本国,届时国内的支持者一定会一一被其父拔除。没有了支持他的势力,那他这个世子的位置,绝对是坐不稳的。大周确立的世子,名义上确实是最为正统,最有保障的。可是保障了他的地位,也保障了他成功归国,还能一直替他收拾首尾吗?李芳远若真的成了世子又入了大周,那么等到他归国之时,能否在登上王位之前保全自己,还未可知呢。所以这个选择不好做。原本大周是给朝鲜出难题的,现在人家把难题丢了过来,大周自己就坐蜡了。其实也可以不允其请的。但是且先不说只答应对自己有益处的事而将烫手山芋丢掉的样子有多不利于大周这个宗主国的形象,只说推拒之后,再来上这么几回,就是想敲打朝鲜,也得另寻名目了。而且朝鲜作为侍奉大周最恭敬的藩属国,谋求册封已久,乾圣帝都已经准备册封其朝鲜国王的名号了,只是因为世子的人选不符合大周要强调的嫡长继承制,才让其申辩。如今人家都将选择权交给大周了,不尽快决断,采取拖字诀,也不好收场。天子召来为他参谋政事的阁臣们,又唤来了皇太子。这件事本来不会横生枝节,都是因为祁元询这个皇太子见到光幕异象后,想要更大程度地干涉朝鲜,与李芳远不谋而合,才会造成现在的境况。吃到了一击社会毒打的祁元询心情沉重。还是之前没系统地学习史籍、政事,周围没有一帮臣僚辅佐他,导致想出的法子也是想当然的——哪像现在,东宫官的设立,让他在做决定之前,总有了商量的对象,方式也更和缓,堪称润物细无声。只要不被臣僚们左右到连自己的初衷都忘了,那么他总能得到更适宜这个时代的方式,毕竟群体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