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7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谢岩不怕。

“有你在,他们会爱我的。”

第203章不散的筵席

陆杨生完孩子第二天,谢岩就去崔家见师父,恢复了从前的日常,半天在崔家,半天在自家。

师父想给他上课,他就听着,不上课,他就陪师父下下棋。

他很不舍得,想着崔大哥和崔二哥都在京城,便试探着问师父要不要上京城去。

他师父拒绝了,只说老了,走不动了。

谢岩是能给他解闷的,所以又疑惑,为什么当时要劝他今年应考,而不是再等三年。

他师父的回答依然是老了。说老了,累了,再久就教不动了。

他以后会在翰林院熬资历,崔老先生让他随便抓个大学士请教。又说他是三元及第,不算年岁,都足够瞩目,圣宠来得快,让他不要怕。

“刚开始,就写写文书,干点清贵的差事。你在翰林院熬不了太多年,以后找机会去礼部,办些讲规矩的事,少些麻烦。”

谢岩听着眼圈都红了。这一天,师徒俩的棋子捏手里,落子无章法,都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他听来了很多朝堂之事,对六部的职责划分有了了解。前途正大的,就先翰林,再六部,封大学士,再占一部堂官的名头,可以入阁,做个辅佐之臣。前途偏一点的,可以到处混一混,然后再回翰林院,看能不能熬到院长,这个官职不高,名声不显,却是极为清贵极为重要的职位。国子监不建议去,大多都是权贵之子,他应付不来。

如果不计较前程,还可以走更偏门的路子,去当史官。三元及第的状元,走史官的路子,是极偏门的。若非犯错、主动调任,很难担任。

谢岩自知没有办实事的才干,可以稳中取重。先在翰林熬资历,再去礼部办些差事,激流勇退,不占礼部堂官之位,让后来者居上。找机会回翰林院,往大学士上奔。这会很慢,但很稳妥。以他的追求来说,不高不低的官职也够用了。

稳中求贵的路子是升任最快的。入阁不容易,出阁却简单。来回倾轧,你争我打的,站对地方办对事,顶替一个位置不是问题。

史官么,就不讲究什么升迁升任、清贵前程了。低调、内敛,不起眼,如无意外,会是非常平庸的一生。

谢岩想回翰林院。兜兜转转还是翰林院,他喜欢看书修书,这个职位也确实够用了。

能入翰林的都是很会读书的人,他在那里也能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聊学问。前程浅了些,对他来说足矣。

崔老先生点点头,“我想着也是这样。你到时就多找找你二哥,他挺喜欢你的。老大么,就不必去了。他为人奸猾一些。你跟他多打交道,我不放心。”

谢岩抿唇,说了他上崔大哥家拿了很多书的事,崔老先生没改口。

“这不算什么,他跟你逗着玩。你以后不用经常找他,过年过节拜访一二就行了。”

这天,他难得在崔府留饭。饭后,崔老先生让他不用再来了。

“你上任有日子,抓紧回乡吧,上京之时不用过来,没空见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