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七零年代之旅8(第1页)
秋收结束,整个大队都欢腾起来了。炎热的天气对粮食来说是好事,火热的太阳粮食没两天就晒干可以入库了。不过这个年代可不是粮食入库,而是至关重要的交公粮。拖拉机和牛车装满粮食就算了,年轻力壮的小伙都挑着担子,这些都是挑的好的,用来交公。交完粮食之后,粮食也不会都入库,还要分给队里的人。大队库房要想有余粮必须是收成好的时候,收成不好的话交完公粮,都不会有多少剩余的。知青负责押粮的是男知青,女知青这边多数都在大队等着。分粮在即,家家除了押粮队伍,都在这里排队等着分粮食。这个分粮可是和工分挂钩的,顾清雅她们来的时间不久,所以没有人头粮补贴,只有工分分的粮食。她们那点粮食这样算完全吃不到下次分粮,好在队里今年大丰收,他们可以用钱在队里买粮。队里买粮不要票,也不会很贵,价格只比粮站贵一分钱一斤。顾清雅和李宇他们都不是差钱的主,要不是大队长说有限制,他们都不介意再多买一些。顾清雅的工分,她领到了220斤麦粒,50斤玉米粒,100斤红薯,黄豆20斤。李宇他们就比顾清雅少一些,毕竟他们没有拿到满工分,比顾清雅少了不少粮食。知道顾清雅要买粮食,他们俩自然也不会放过机会。等到押粮的大部队回来,大队长和会计才开始组织分粮。家家自备麻袋或者筐子装粮食,和脸上的笑容止不住。称完粮食,确定工分,然后领了粮食会写字的签字不会的就按手印。这一个个的井然有序,也没闹出什么事儿。知青的粮食一般都是最后分,顾清雅这些新知青对于抢先的老知青没什么,左右他们都能分到。对于老知青走在前面,顾清雅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她打算把自己能买的份额都买下。“顾知青,你要买粮食就两个麻布袋怎么够!要不我再给你两个吧!”翠屏婶子看着顾清雅就拿了两麻布袋的顾清雅,觉得这两袋子装的东西也没办法装多少。“翠屏婶子,我刚来也没准备麻布袋,这手里就两个。这不打算把粮食弄回去再拿袋子来装。你要给我了,不会不够用吧!”“我家里还有几个,可以先给你用用,到时候我让柱子回家拿。粮食可是得好好放着,直接放地上可不行,别被老鼠祸害了。”“那就谢谢翠屏婶子了,放心我绝对好好用。”她其实有袋子,只是这跟这个年代的不一样,也不好拿出来。能借到麻布袋还是很好的,等她回家空出袋子再还给翠屏婶子也可以。翠屏婶子直接给顾清雅借了五个袋子,毕竟要想不饿肚子,要买多少粮食,翠屏婶子可是心里有数的。东北的人家,家家麻布袋都不会少,毕竟这山上还有不少好东西,没有结实的袋子可吃不下。顾清雅装粮食的是找李木匠做的两个高大的圆桶,这些密封木桶装粮食很不错。村里少量粮食,基本上都是如此放的,家家这种粮桶都不会少。装满粮桶,其他的粮食会收入地窖中。顾清雅自家的粮桶也早早做好了,她已经清洗过了,粮食拿回去放里面完全没问题。顾清雅也不打算都放在外面,等回去了一部分粮食她直接会进空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粮食的干净不长虫。顾清雅和李宇他们每人都还买了200斤稻谷,200斤玉米粒,100斤红薯,50斤黄豆,20斤花生。这些粮食都是定量的,队里也不会卖给顾清雅他们超过这个量的粮食。这些粮食放开吃,要吃到下次分粮估计挺难的。顾清雅这边是有存粮,李宇他们是家里有补贴会给他们寄粮票,实在不行还可以去粮站买。翠屏婶子还叫他儿子将推车借给了顾清雅,李宇他们也因此一趟水就将粮食运回了家里。对比起老知青他们多人合力运粮,顾清雅这边就没这么多麻烦事。老知青那边明明早就领了粮食,这一趟都还没走完。运粮的知青路没走多远就换人,这生怕自己多推一段路的操作,让顾清雅他们傻眼。老知青那边每年都来这一次,推车的人一路换来换去的,简直让村里人看笑话。听李柱说,每年这些老知青都会来这么一次,村里人也见怪不怪了。顾清雅和他们本来就不熟,自然也不会说什么。李宇他们知道这些知青这样不靠谱,真的很庆幸他们是出来住的,吃饭也没搭伙。毕竟这样斤斤计较,他们两个可受不了,现在两人想想还是觉得大队建这种房子出租真是太好了。“顾知青,你的粮食要我帮忙扛吗?”李柱将推车停在了顾清雅屋子外面。“不用了,柱子哥,我搬东西很快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她自己就七个麻袋,很快就能搬好,顾清雅两袋一起,一手一袋,完全不费力的就提进屋里。这一袋就是百来斤,看着顾清雅两手各提一袋,那是傻眼了。这轻轻松松两百多斤的样子,真的让他们觉得伤不起。顾清雅三趟就将粮食都弄下来了,感谢了一番李柱。看着他们推着车离开,顾清雅决定等之后去换麻袋再好好感谢翠屏婶子。回到屋里,顾清雅将粮食空出来,麻袋放好,在思考拿什么感谢翠屏婶子。最后没想好,看到自己五斗柜中的糖果,顾清雅有主意了。大队长家也有小孩子,拿别的东西怕翠屏婶子不收,一把奶糖可以给小孩甜甜嘴她想这样翠屏婶子也不会拒绝。麻布袋,顾清雅也都没有,今天直接去还,等两天还会比较好。顾清雅考虑到翠屏婶子说的上山,就决定去找再找李木匠订几个筐。有筐才能装一些山货,山里的坚果类零食可是很多的。家家户户都会去采集,这些果实可以当食物的,只要填饱肚子不论是谁都很受欢迎。加上坚果类的供销社都会收,采集多的话晒干后可以卖到供销社,努努力也能得到大几十块钱。每次秋收完,这都是村里的常事。天气晴朗,正是上山采收的好时候。男女老少都是大筐在背,手里还拿着麻布袋。应该说只有临近临产的孕妇和五岁以下的小孩,以及卧病在床的病人,其他人都参与进来。男人力气大,自然是去砍柴的,这可是在为冬季做准备。人多的家庭,房子那么高的柴剁,都得搭五六个才行。冬天的冷可不是说着玩的,不准备真的是要死人的。顾清雅同样拿着麻布袋,背着大筐,不过她多带了柴刀和手套。想着有什么就弄什么,她也不会觉得物资多。她可是有地方放的人,多弄一些也不怕坏。翠屏婶子带着顾清雅,和几个婶子一起往她们的秘密基地去。这是她们几个发现的,每年都能采到不少东西。这村里不少人家,都有这种秘密基地,人一起采集。东北别的东西不多,就是野货多,采集什么的自然是和相熟的一起约。采集的同时还能说说八卦,这也是一种乐趣。顾清雅跟着翠屏婶子蹭了不少板栗,松子,榛子,之后面就没有跟着一起。顾清雅脸皮有点薄,婶子她们聊的那些顾清雅不太感兴趣,加上她要分薄几位婶子的收获,怕翠屏婶子不好做。之后顾清雅都是一个人上下山,她自己力气大,出入深处也不带怕。顾清雅开着探测器,方圆一里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也逃不过顾清雅的手掌心。顾清雅也没有嫌弃,只要探测器显示的,她都弄了一些。空间放着也不会流失药效,顾清雅可以好好囤货。她最想要的是找到人参,最好多找点,多的可以寄给她爸妈。不过采收队是不进内围的,要想采集有价值的药材,在外围是没什么可能的。本地也不是没有识药的,有见识的人也不少外围有点价值的药都会被人采收掉。顾清雅这一路开着探测器,也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可以入药的倒是不少。不过都是普普通通的东西,顾清雅也没有采集。她现在还是多采集一些坚果,坚果炒一炒做零食她也很喜欢。顾清雅这边就她一个人,时不时往空间偷渡一些,这样也不用忧愁筐子和袋子满了该如何。顾清雅这边弄了不少松子放在屋子前边晒,像松子这类就需要从松塔里取出果实再晒干,板栗这种则是阴干比较好。顾清雅这几天收集了不少,每样都有很多,顾清雅留了不少在空间吃新鲜的。外面晒的她也不想卖,她自己本身不差这几块钱,好不容易收集的。一分钱一斤她是真的舍不得,不过村里不少人都大袋小袋的往县里运。他们家里人多的,努努力,收集起来也不费劲,加上这些也压秤,一个秋收不说多了十多块是好玩一样的。就连老知青那边,他们也都在往知青点囤山货,这些可不是集体合伙的,多采集就钱多。只要不傻就都是干劲满满的,顾清雅因为不想和人结伴,走的都比较里面,比起外围更多不少。顾清雅也不会全部采集完,这边来的人少,没有大力气采集了也很难弄回去,顾清雅倒不觉得艰难。她很享受这种一个人收集的舒适,天天都是满满的收获。至于其他人以为的,顾清雅一个人花大力气走那么远采集就是傻子。其实他们也就没看到,顾清雅空间里各种坚果堆成小山堆,不然也不会嘀咕顾清雅。顾清雅听力不错,对于别人的嘀咕当做不知道,谁让别人不知道她的收获。这可是不能说的秘密,顾清雅可是很喜欢一个人来一个去,这样她也就降低了暴露的风险。,!空间是她的秘密,不论是谁,她也不会透露的。现在在乡下还好,她能偷偷用,等以后家里有别人了,她会减空间的使用。一场秋雨一场凉,潇潇秋风伴着缠绵的雨,让热意散去。下雨自然不可能采集的,其实山里真正的东西也不多了,现在都是分批去县里朝供销社送坚果的人。现在山上多数是打柴的人,因着这场雨,得到了难得的休息。顾清雅自己的柴剁已经有一半高了,她打算将柴剁堆满,到时候屋檐下再堆一堆。空间里,现在也已经有一些了,多弄一点,她也不嫌少。秋雨一下就是两天。雨停,看着踩着泥泞路,背着筐朝着山上走的妇女们,顾清雅还有些好奇。想跟上去看看,也跟着背上筐往山里走。在半山腰遇上了翠屏婶子。“顾知青,你这是也要去采蘑菇吗?”“是啊!就是我不太认识蘑菇。”听说采蘑菇,顾清雅也来劲了,她可是很:()快穿年代之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