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型甩锅现场(第1页)
交泰殿。一群人站在大殿之内,一个身材高大壮硕,肩宽腰圆的汉子满脸苍桑,他便是平辽总兵官毛文龙。要说这个家伙也是个奇人。当初全军崩溃之际,他竟然逆军而上,出海上千里一刀捅到后金的腹地,并成功杀死后金主将佟养真,取得了镇江大捷。消息传来朝廷,举朝振奋,为大明续上了一口气。明朝以文制武,哪怕毛文龙贵为总兵官,官至一品,但在正式场合,他还是站在文官之后。此次皇帝付了欠饷要自己不远千里京,到底是所为何事?毛文龙左右看看,除了自己熟识的袁可立,还有大明帝师孙承宗,他后面站着一个面相威严的文官。这人毛文龙倒认识,他便是在宁远力抗野猪皮的辽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袁崇焕。最前面还有一批人,那是朝中各位阁老,以顾秉谦为首。左右两边,站着东厂的魏忠贤等人,以及顾金印为首的锦衣卫势力。毛文龙虽然是个武将,但他却不乏心思。妈的,阁老俱在,厂、卫虎视,还有帝师,这个阵仗未名太大了吧!不多时,御案后面出现一抹赭黄色。“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平身!”朱由校一挥手,两个太监抬来一张巨大的辽东地图。“诸位皆为国家英才栋梁,今天召你们齐聚,为的是解决大明辽东之患。自野猪皮起事以来,已有八年之久!”朱由校提高了声量:“八年了,我大明丧失大片辽东土地,人口损失不计其数。八年时间,那野猪皮是越来越嚣张。尔等不觉羞愧吗?”“臣等万死!”瞬间,地上跪了黑压压的一片。众人都抬头看着首辅顾秉谦,这个时候,首辅不说话,谁会出头?顾秉谦这个老油条施展了太极大法:错,是坚决认的,改,是坚决要改的,行不行的,那老头我是不知道的!朱由校被顾秉谦的油滑搞得一点办法没有,他这个态度,还能说什么呢?“够了,朕不要你们在这里检讨,朕要你们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朱由校加重口气:“昨天晚上,朕细细算了一下辽东的费银。八年时间,平均每年费银四百万银,这还是往少了算。”“整整三千二百万银两砸进辽东这个无底洞了。”朱由校的脸色有点狰狞,道:“你们也清楚,这几年天寒地冻,又是旱灾又是蝗灾,甘肃、陕西、山西都有流民造反。国库里更是穷得连耗子走进去都要哭着出来!”“顾秉谦,上次让你想想开源节流的事情,你倒好,愣是一言不发。尔等是坐看大明消亡,是吧?”“臣等不敢,主忧臣死,我顾秉谦办事不力,甘愿陛下责罚!”顾秉谦反正就一条,随便皇帝责罚,大不了不干这个首辅了。开玩笑!开源节流,哪一条都是犯了众怒,得罪皇帝顶多去职归隐。得罪士绅、官员,那可真是要人命的!朱由校很想一脚踹死这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这群家伙,有好处嗷嗷叫着往上冲,真要做事便拖拖拉拉,背责任时一个个比谁都会甩锅。td大明怎么都是这种人啊!朱由校强压下火气,将话题拉回正轨。“诸位,辽东一年四百万银,大明朝一年收入才多少?哪怕一个小户人家,当家的也知道量入为出。长此以往,如何是好啊!?”沉默,一片可怕的沉默。“哈哈哈!我大明好本事啊!养了这么一群“勇于任事”之徒!”朱由校看着这样一群玩意,气极生笑。“咳咳――”孙承宗挂不住了,除了顾秉谦就他威望最高了。他再不出来说话,估计陛下要发狂了。“陛下,一年四百万的平辽费用确实惊人。我大明累如危卯,但诸臣也是在拼命努力!”孙承宗道:“袁崇焕在宁远力挫野猪皮,挽狂澜战建奴,士气可鼓不可泄啊!袁大人,依你看,平定辽东还需多少时日!”袁崇焕迟疑了一下,忽然满面红光,道:“辽东之所以迟迟难有进展,无外是多头指挥,粮草不足。臣袁崇焕早有五年平辽之意。还望陛下明鉴!”此言一出,众人哗然。现在辽东糜烂之极,这个袁崇焕竟敢说五年平辽,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喔,说来听听!”朱由校也起了兴趣,辽东不怕乱,只怕一直乱。如果这个袁崇焕真能五年平辽,停了这辽饷,那朕也不会小气。“第一,以辽人守辽土,以辽人养辽人!”要说袁崇焕是个大忽悠倒也冤枉了他,这些年他一直在思考平辽之策,也算是少有的认真做事之人。“这点没问题!”朱由校点了点头,客军赴辽,费用极大,而且客军又不是保卫家乡,很容易就战场逃散。又费钱,作用又小。“第二,守为正路,战为奇路,和为旁路!”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袁崇焕思路很清晰:“辽东建奴经过八年大战,胜多败少,野战不可敌。应该以守城为主,骚扰为辅助。实在不行,也可效法汉朝议和。”朱由校听着前面还算那么回事,可听到议和,他就不干了。没等朱由校跳出来,顾秉谦先一步反对道:“昔日我大明太祖以竹秆杀退元蛮,土木之变,那时情况如此败坏,我大明也不曾议和。”“外族蛮夷人面兽心,绝不可议和。一旦与建奴议和,那他这八年来杀我百姓,夺我良田,无数刀下冤魂应该如何交待?”要说这些官员虽然操蛋,但杀敌尽务,绝不妥协的气概倒值得肯定。袁崇焕皱眉,他知道说议和会有人反对的,但是他想到反对声音会如此坚决。唉!自己其实一点没有野地浪战打败敌人的把握啊。作为军事将领,横竖打不赢那只能停战议和啦。朱由校也道:“议和,不在讨论范围内。袁大人,你继续!”袁崇焕组织言语,道:“若是要一战胜之,必须倾全力而为。一年四百万只能维持防线,若是要出击荡平辽东,一年至少八百万银。”“嘶――――”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一年八百万,五年就是四千万。这,这上哪里搞这么多白银啊!朱由校也是气笑了,这个袁崇焕,还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了。一年八百万银,那抵得上大明一年的收入了。还连续五年,袁崇焕,朕看你也只是个好吹牛皮之辈。:()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