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司丞宋瑜(第1页)
“他俩?”士人想了一下,然后道:“他俩好像是去益州了。”“去益州做什么?”刘平一愣:“谁让他们去的?”士人摇摇头:“没人让他们去吧?听说好像是想去益州看看。说是好不容易离益州这么近,去看看当年高祖发家致富的地方。”“那叫龙兴之地,不叫发家致富的地方。”“就那意思,某以后好好读书再重新说一次。”士人笑着回道。“行了,不跟你贫嘴了,某进去看看怎么回事。”作别了士人,刘平进了后院,刚进门,就看到有小二十号人,都是十来岁的半大小子,一个个没有正形,正在吵闹玩耍。高诱在最前面,气的脸色铁青,拿着戒尺不停的敲打着跟前的桌案。刘平脸都黑了。“你们,倒是很开心嘛?”他上前两步,阴沉着声音说道。后院安静了一瞬,继而又热闹起来。“三哥!”“德安哥你来了了啊?”“平哥好久不见啊。”几乎都是刘氏子弟,跟刘平都是平辈。就算之前不熟悉,但是也都相互打过照面的。这会儿见了刘平,也不害怕,笑嘻嘻的跟他打着招呼。“少嬉皮笑脸的。”刘平脸一板:“某让德然把你们接过来,是为了让你们读书的。不是让你们在这里瞎胡闹的。你们知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跟高诱先生读书的?”“是不是觉得大兄不在,没人管你们了?”“皮都痒了是吧?”刘平越说越气:“全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坐好,从明儿起,三更灯火五更鸡,谁也别想跑!”所有刘氏子弟都有些懵,在他们的印象里,刘备、刘德然和刘平这三个人,虽然年长,但都不是什么严肃的人才对。刘平忽然来这么一出,还真把他们给唬住了。“并且,从明日起,所有人都得习武。”说到这里,刘平喊道:“义山!快过来!”士仁连忙跑了进来:“怎么着?”“从明天开始,你带着他们打熬身体,当初是怎么学的,就怎么教他们。”刘平道。士仁闻言小声说道:“那可太苦了,他们哪儿能扛住?”“你能扛住,他们就能扛住。”刘平认真地说道:“不要打折扣,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不是,某当年就是扛不住啊,不然的话,现在一身武艺不说比肩二爷、三爷,那肯定不会比主公差啊。”士仁继续道:“而且,他们虽然皮实,往死里练可就真的练废了。”“某就是要给他们个教训,你自己看着办。”刘平道:“要求不高,一身武艺不比你差就行了。”“得嘞,明白了。”士仁笑着答应下来。刘平扫了一眼这些熊孩少年,越看越生气:“晚上都不许吃饭!”然后,快步走到高诱跟前,长身施礼:“实在是让你见笑了。”高诱苦笑一声道:“是某的问题,当初跟随先生的时候,你跟玄德、伯圭这种难缠的人物,先生都能随意拿捏。某却连几个孩子都不是对手。”“谢绝拉踩。”刘平摊了摊手,道:“总之辛苦你了。对了,好长时间没问了,现在格物司怎么样了?”高诱闻言,道:“稍等。某先去把他们的课结了。”“你且去。”格物司班房。原本打算回家的刘平,被高诱拉到了这里,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发明小天才田行,以及一个刘平没见过的年轻官员。“这位是?”刘平对这年轻官员来了兴趣,能在这个时候这种场合被留下来的,显然不是一般人物。“宋瑜!”年轻官员主动自我介绍道:“宋瑜,汉中人,表字义瑾。如今忝为格物司左司丞。见过功曹。”格物司是新设衙门,主官是司正,配左右两个司丞。高诱是格物司司正,田行则是司丞,这宋瑜年纪轻轻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定然是有独到之处。“某来介绍吧。”高诱笑着对刘平说道:“你可别看义瑾年轻,他其实比你还大两岁呢。”刘平咧咧嘴:“你这话听着怎么这么怪呢?”“是有点怪,不过不重要。”高诱摆摆手道:“你还记得你之前弄出来的那个曲辕犁吗?”“嗯?怎么了?”刘平好奇的问道。高诱指了指宋瑜,道:“义瑾给做了改进,现在的曲辕犁,比之前还要省力。”宋瑜闻言连忙摆手,道:“司正谬赞了。其实改进曲辕犁这件事,都是田大哥做的。”“某就是动动手,法子还是你想的。”田行也不邀功。“有多省力?”刘平更关心这个实在的问题。高诱看了一眼宋瑜,让他开口说话。显然是想让宋瑜在刘平跟前表现一番。宋瑜有些紧张的回道:“大概比之前要省力两成左右。不过这是田大哥的手艺,如果批量生产的话,可能达不到这个标准,但是至少省力一成是有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已经不错了。”刘平很是满意。这种技术上的革新,哪怕只是一点点,放大到整个天下,那也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了。“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高诱又说道:“义瑾,你最近跟田行不是做了一个新东西吗?抬出来给德安开开眼。”刘平兴趣更大了,他压根就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惊喜。不一会儿,田行和宋瑜两个人从里间里,抬出来一个矮脚的桌案,桌案上面有一个被黑布遮住的东西。“这是?”宋瑜笑了笑:“瑜跟田大哥一起琢磨的。”说完,他将黑布掀开,露出了那东西的面貌。“嗯这就是个小样。真正做出来的话,会放大,大概有十米左右的高度。”宋瑜介绍道:“功曹请看。”刘平看了过去。“这东西可以方便我们将物品或者人,送到高处。下部装有轮子,哪里需要推到哪里即可。”没等宋瑜介绍完,刘平就瞧明白了。这东西就是一个底座,加一个架子。架子最上面是一个滑轮组合,下面则有一个平台。平台上可以站着人或者放货物,只需从另一边拉动绳子,就可以升到高处。极为省力。“前段时间,咱们修补城墙。义瑾觉得让人把材料什么的搬到城墙上太麻烦了,而且效率不高。回来之后就琢磨了这么一个东西,某觉得挺好的。就让文远动手做了一个小样,你看怎么样?”“义瑾做过测算,按照她的说法,以后再有这种需要往高处运料的工作,同样的工作量,原本需要十个人的,现在两三个人就够了。”刘平点点头,然后问道:“承重你计算了吗?到时候用麻绳的话,麻绳的承重必须计算清楚,太重了就容易出事儿,而且这东西磨损也厉害。”“不过,想法还是挺好的,但还需要改进。”“不知道功曹有什么建议?”宋瑜连忙问道。刘平想了想对田行道:“文远啊,还记得你的手摇扇子吗?”田行闻言点点头,怎么能不记得?那可是他的得意之作之一啊。“加上那个东西,会更好。”“嗯?”田行愣了一下,随即道:“拉起货物的时候,滑轮转动再加上巨大的扇叶好家伙,岂不是一边干活,一边给自己扇扇子?果然好主意。”刘平看了一眼田行,然后道:“你以后有什么小发明小创造的就自娱自乐吧?真正研究的时候,你跟人义瑾好好商量商量,别自己动脑子,多累。”“啊?”田行不理解。一旁的宋瑜则皱起了眉头,在思索着。刘平一脸期待的看着宋瑜。半晌他才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然后顾不得刘平等人还在,着急忙慌的拿着一根笔,就在桌子上面写写画画起来。刘平等人上前,想看看他在画什么。看到一半的时候,刘平就知道宋瑜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下面再弄一个滑轮组合,这样更加省力。当然了,承重的事儿还是没有解决,这样顶多算是提高了效率。但这事儿刘平知道急不得。眼下想要攀科技树,攀的都得是这种小技术、小创造。想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那不现实。能源、材料学、化学、物理等等自然科学全都要往前推进,才有可能出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爆炸式增长。但是想要自然科学进步,那就得有足够的人去做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靠的永远是大多数。刘平从来不否认这个世界有天才、英雄、伟人。但他更加坚信,普通人才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如何让更多的人投身到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去呢?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刘备集团也好,大汉也好,整个世界也罢,都不具备这个经济基础。那这事儿就急不得。但知道了根本原因所在,就能有的放矢的去做。刘平很清楚,他有生之年的目标,就是天下一统。如果有幸且来得及的话,那就扩大一下大汉的版图。让江河所至,日月所照,都是汉家江山。:()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