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0200(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食品厂的班子会议结束以后,陈谦给叶满枝打过电话,介绍了会议上的情况。

蒋文明、陈谦和王士虎都在会上投了赞成票。

但于之江、朱可海、新来的刘副厂长,以及新加入党委班子的团委书记,都不赞成与外厂合作。

在他们看来,曙光厂除了能拿出厂房,就没有其他优势了。

而占用人家厂房的代价是提供300个工作岗位。

现在的正式工编制多金贵啊,与其用编制换厂房,还不如暂时租用外厂的厂房呢。

以食品厂的实力完全能自己建分厂,没必要给外人分一杯羹。

最终投票三比四,少数服从多数,两厂合作行不通。

叶满枝接到陈谦的电话,大致了解了情况。

所以,投桃报李,得到省厅的肯定答复后,她让周如意给陈谦的秘书打了一个电话。

不但提前告诉了陈谦,也告知了蒋文明和王士虎。

虽然抢了生产线,但原单位的老关系,能维护还是要维护的。

叶满枝说:“陈厂长,我在食品厂当了两年副厂长,咱们厂是什么水平,我心里清楚,能合作的话,我当然是想合作的。食品厂的上下游供应链相当完整,内销和出口渠道也是现成的,甚至还能使用滨江牌的商标。曙光厂的主业不在轻工业,我不想将太多精力放到果酱厂上。”

陈谦放下茶杯说:“对呀,我在会上就说过,咱们双方合作能形成优势互补,人家曙光厂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上面……”

“出于我的私心,我是非常想跟食品厂合作的,”叶满枝叹气道,“我寻思自己在咱厂干了两年,能有点面子,所以去找于之江之前,就跟我们雷厂长拍胸脯保证了,双方合作八九不离十。结果于之江不但不合作,还要租用我们的厂房!”

闻言,陈谦连忙摆手说:“在会上讨论的时候,只说找外单位租用场地,谁也没说这场地要租曙光厂的呀。”

833厂这样的单位一直是“高人一等”的,在人家军转民的当口,租用他们的厂房,多少带点趁火打劫的意思。

“如果没有租厂房这一茬,咱两边还有合作的可能。但我们雷厂长在833厂干了十年,对厂子的感情不一般,为人也比较耿直。现在曙光厂要转型,多少人想看我们的笑话呢,还有人说我们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于之江的要求也许是无心的,但是看在雷厂长眼里,那就是落井下石呀!”

叶满枝意兴阑珊道:“因为这件事,我里外不是人,果酱生产线已经由雷厂长亲自主抓了。”

“那我能不能跟雷厂长聊聊?”陈谦问。

“行吧,我帮你联系一下雷厂长。”

雷万元面对陈谦的时候还算客气,但他是个直脾气,当着他的面有什么说什么。

“有叶厂长的面子在,我是很想与食品厂合作的,食品厂有管理人才、有技术,咱们双方合作以后,能给我们省下不少麻烦。但是你们那个于厂长为人不行,明明是双方得利的事,放在他眼里,好像是我们曙光厂占了便宜。还拿租厂房的事,从门缝里看人!有他在食品厂当厂长,我就不跟食品厂合作!”

陈谦:“……”

这雷厂长也太嫉恶如仇了一点,这番话要是传回食品厂,于之江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他对这两条生产线的感觉比较复杂。

能搞果酱业务自然好,但果酱业务只能给食品厂锦上添花,没了果酱生产线,对厂里没什么太大影响,要是能因此让新来的厂长出个大丑,他也是乐于看笑话的。

陈谦尝试着争取,但是没什么结果,确定对方的态度以后,便回厂里交差去了。

集资盖房的窟窿还没堵上,三把火也没烧起来,这回又弄丢了果酱生产线,于大厂长有得头疼喽!

……

送别陈厂长,雷万元召集班子成员开了一个小会。

他工作追求效率,开会不用秘书通知,在走廊里喊了声“都来开个会”,在家的几个副厂长便全都聚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连会议室都不用去。

五个人或坐或站地聊开了。

“果酱生产线已经放进咱自家厂房了,接下来咋弄?大家一起合计合计。”

生产副厂长田春山说:“果酱跟冰棍不一样,咱们国内的老百姓没有吃果酱的习惯,内销市场有限,估计还得走出口的路子。”

“对,那果酱瞧着似乎不复杂,其实生产工序有几十道呢,最好能找个有经验的人去果酱厂当厂长,把厂里的工作全都抓起来。”康健说到这里又叹气,“要是能跟食品厂合作,咱也就省了这些麻烦了,他们那边的人和技术都是现成的。要不咱再找个其他食品厂合作试试?”

他们主要是为了安置那300名职工才建新厂的,果酱厂的生产工作,大家都一窍不通。

黄河是设备副厂长,看向叶满枝问:“叶厂长是从食品行业出来的,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叶满枝笑说:“大家不要小看了果酱业务,果酱与罐头差不多,主要还是用于出口创汇的,而且利润很高。赚到外汇以后,外贸局能批给咱们一定的使用额度,以后如果有采购进口设备的需求,能为曙光厂减轻外汇压力。所以,既然要成立果酱厂,咱就好好干,除了安排家属工,也要将企业做大做强,尽量让它为咱们的主营业务输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