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页)
凤栖想了想说:“是做南方的打扮,我也就看了两眼谁盯着外男看呢?听高云桐说,那人身上有狼的刺青,他才判断那是北卢的人。其他的,我记不得了。”
她又加了一句:“这些,你怎么不问那高云桐?”
沈素节眨巴了一会儿眼睛说:“东府章相公说,高云桐只怕也是细作,下官不敢信他。”
凤栖不由冷笑道:“你就敢信我?”
“四娘!”周蓼厉声喝止,“未免太没有礼数了!”
沈素节倒是笑了:“不妨事,原是下官说得不好。下官倒不是不信高云桐……”
他说话前后矛盾,还吞吞吐吐的,但这吞吞吐吐并不显得鬼祟,倒像是有什么话里话外的意思要等着凤栖自己琢磨似的。
凤栖敏锐地瞧着他带笑意的嘴角,终于又道:“抱歉,我脾气不好。府尹若是来求证高云桐有没有说谎,不如当面对质吧。有些细节,也得在对质的时候才记得,这会子真是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沈素节点点头:“郡主吩咐的是。若能够与高云桐对质,再好没有的。只是这要请王妃的示下了。”
第12章
周蓼不由踌躇了:女儿家见外客,怎么说都有些不妥,何况还是个金尊玉贵的郡主。
但沈素节客客气气,事情看起来又很重要,她若贸然打档,又怕真误了事,甚或耽误了儿子凤杞的前程。京城官员多,关系盘根错节的,最好是谁都不得罪,只栽花不栽刺所以,即便是权知府尹,也须得客客气气的。
她只能小心探问道:“在王府里,虽不怕那贼囚徒有什么过格的举动,但毕竟说出去不大好……”
沈素节轻笑了一声:“王妃,恕下官直言,高云桐虽不为东府章相公所笃信,但以他在汴京的名望,绝不至于是宵小之辈。”
周蓼原本不认得高云桐,但这些天反复地听人提及这个名字,倒也留了印象。她沉吟片刻说:“既然沈知府肯打包票,我肯定是笃信的。如果事关国事,我也少不得让四郡主配合知府问话。”
沈素节立刻弓腰行了个大礼:“下官多谢王妃!”
起身又一个大礼:“那么下官先行告退,稍后送高云桐来府上问话。叨扰了!”
等外人走了,凤栖看周蓼还定定地坐着出神,她从屏风后绕出来,敛衽屈膝:“母亲。”
周蓼失神的模样陡然被拉回来,看了凤栖一眼,问:“今日来得这么晚!怎么,跪了一炷香,膝盖疼得不能走路?”
她说话总带着一些厉色,凤栖又是个孤傲的,入耳觉得很不舒服,撇撇嘴半日才回复:“女儿也没这么娇贵。”
周蓼又着意打量了凤栖一眼,才说:“眼儿还肿着呢,怎么也不用热水熥一熥?你呀,还不娇贵?只不过是假模假样地跪了一小会儿,倒哭了一盆眼泪了吧?”
凤栖不想回答这样咄咄逼人的问题,垂下头不说话。
周蓼既有些压服了她的痛快感,又甚是瞧不上她死气沉沉的模样,自顾自喝了几口茶,方说:“官家那天也格外留意这件事,你听官家的口气,只怕厌恶高云桐已经很久了这种读书人惯好沽名钓誉,却不懂国计民生,逮着什么都能大放厥词一番,偏生言必孔孟,叫人不好驳斥,只觉得他们幼稚无知。”
她一口气批判了半天,才又喝了一口茶:“我一口气说这么多,是要提醒你,高云桐宜踩不宜拉官家厌恶的人,你也拉他不了所以,一会儿沈素节带着高云桐来对质,你端着点,能推脱给他的就推脱给他。指不定中了平章事的下怀,于我们家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