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第3页)
“少年”微怔,“啊?”
乞巧节将至,尽管京中因霍家之事暗流涌动,街头却逐渐热闹起来。
毕竟乞巧节在大周,是女子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女子会举行拜织女、穿针引线、投针验巧、祈福许愿等活动。各家名门望族都会借此机会举办宴会,既是联络感情,也为尚未婚配的少女争取一展才艺、结交贵人之机。
月上中天,尚书府庭院中的灯笼被一盏盏点亮,红烛摇曳,几名丫鬟正围在一旁打理乞巧宴所需的针线桌和绣品,时不时传来一两声嬉笑。
叶逢昭手中握着一盏七孔莲灯,神色淡淡,垂眸若有所思。前几夜在巷中所见的那颗血淋淋的头颅依旧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脚边那滩暗红的血和冰冷的玉牌仿佛带着阴冷的气息,顺着她的思绪慢慢爬上心头。
她指尖微微用力,莲灯上的红穗被捻得发皱,呼吸间似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恶心感涌上喉间。她闭了闭眼,强行压下心底的寒意,脸上却依然平静如水,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小姐,宫里来了拜帖。”
阿棠快步走到她身边,手中捧着一张描金拜帖,目光沉稳,声音不急不缓。
叶逢昭接过拜帖,扫了一眼,淡淡问:“又是谁送来的?”
“说这是老爷让人送来的。”阿棠顿了顿,语气微沉,“方贵妃在宫中提起,说您上次在千鲤池旁剪纸技艺惊艳四座,正好乞巧节即将到来,宫里设宴,想请您入宫同贵人们庆贺。”
叶逢昭的手微不可察地一顿,指尖在拜帖上轻轻摩挲。
“不就是为众人献艺?”她轻笑一声,抬眸看向阿棠,眼底多了一丝讥诮,“倒是好心替我安排得妥妥当当。”
阿棠微垂着头,声音不高不低:“小姐,我们要不要去”
“当然要去”叶逢昭笑意微深。
阿棠没有多言,依旧静静等着她的决定。
叶逢昭沉默片刻,合上拜帖,仿佛在细细权衡,语气缓缓地道:“既是贵妃娘娘有意,我怎敢不应?只是……”她微微挑眉,似笑非笑,“献艺之事,如何能不献得漂亮些?”
阿棠眼底闪过一抹复杂,低声道:“小姐,最近几夜您——”
“我很好。”叶逢昭打断她,语气淡淡,仿佛无意间掩去了一丝疲惫,“我一夜好眠,什么都没发生。”但是她眼下青黑却暴露了一切。
说罢,她转身走向自己的内室,嘴角勾起的弧度却越来越冷。
七月初七一早,宫中马车便已等候在尚书府外,车身雕纹精致,车帘垂着缎制流苏,彰显着宫廷的礼仪规格。管事太监站在马车前,朝叶逢昭微微一礼,声音尖细:“叶小姐,车已备好,请随我们进宫赴宴。”
叶逢昭缓步走到台阶前,扫了马车一眼,淡淡道:“阿棠随我一道吧。”
管事太监笑容微敛,垂首回道:“小姐恐怕有所不知,今日宫中设宴,贵人们多有不便,宴席只请小姐一人,旁人无法随行。”
叶逢昭眉眼微挑,声音轻柔却透着一丝冷意:“无法随行?我从未听闻宫宴会如此讲究,竟要宾客独自入宫?”
“规矩就是规矩。”管事太监不卑不亢,笑意不减,“宫中事务繁多,还请小姐莫要为难咱家。”
阿棠上前一步,面色沉稳,低声道:“小姐,若不妥,我偷偷跟着。
叶逢昭抬手止住她的动作,目光微转,忽然笑了笑:“无妨,一场宫宴而已,不至于有什么事。”
她转身对阿棠道:“等我回来。”
阿棠目光微沉,点头领命:“小姐放心。”
叶逢昭不再多言,抬脚踏上马车,马蹄声随即响起,车轮缓缓滚动,远离尚书府的门口。她轻挑起帘角,看着府门逐渐远去,眸光深沉,缓缓放下车帘,指尖却悄然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