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隰州生变(第2页)
留下斡鲁补等人,王宗尧往前走近几步,对着斡鲁补说:“你额宁的死,真的只是意外,其他的无可奉告,你信也好不信也罢,今天要不然就决个生死,省的你牛皮膏药一样阴魂不散。”
王宗尧吹了极响亮的口哨,墨阳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
“把她带走。”
“是。”
除了斡鲁补调戏她用了汉话,知命能听懂之外,其余金人的语言一律听不懂。金人用的女真语,阿尔泰语系完全超出她知识范畴。自己真是特别没用。她现在只知道留在这里是绝对的拖后腿,她紧紧握了握王宗尧的手,松开了就随着墨阳离开了。把自己照顾好,不给他添乱,就是对他最大的照顾。
墨阳带着几个人护送知命回了去,路上遇到被山匪袭击后的百姓和山匪的尸体,知命跳下车,把墨阳吓了一大跳:“姑娘!当心!”知命用手绢捂住口鼻,掀开那个黑色短打的山匪衣服,看到了那个纹身。果然!这个结果早在预期里面,但知命还是抱着一丝侥幸期盼其他的可能性。
金人来袭,乔装成山匪,杀死了很多人,而王宗尧很大程度和他们有关联。
“你认得纹身,你知道他们是谁对不对?”知命声音有些颤抖的问墨阳。
面对知命突然的发问,墨阳沉默了几秒钟。
“我只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姑娘,请您转过头去。您身份贵重,不该看到这些。”
承不承认,已经不重要了。
墨阳从旁边亲卫手里拿过一支火把,将那刚死的尸体上纹身烫了去。同时吩咐手下亲眼看着所有尸体都烧了干净。
王宗尧带来的很多物资也都在陆续发放中,叔母家人口不够,这会儿不但知命结识的好邻居员琦一家都来帮忙,出人出力出钱;甚至就连城中一些无家可归的小乞丐们也帮忙分发,知命见其中一个小个子男孩脸都花了,有点多宝的影子。拿出手绢给他擦脸;小乞儿露出满脸笑容,眼睛眯成一条缝。脸黑黑,牙白白。看着滑稽又温暖。
“累不累?”
“不累。不但有稀粥,前几天还蹭到一碗狗肉汤喝呢!”
“狗肉?哪里来的狗?”
小乞丐指了指员琦家来帮忙的人,知命瞬间秒懂,那是她的狗富贵呀!
一想到狗富贵毛茸茸的那个傻样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被吃掉果腹,她觉得心都要碎了。
这乱世里连人都不可能放过,更何况一条狗?可是她能去埋怨谁?去恨谁呢?
强忍着眼泪,安慰小乞丐:“再坚持几天,朝廷很快会派粮食物资还有帮忙的人过来。”
“嗯!”小乞丐重重的点了点头。
可是会来吗?知命看着汴梁方向,突然鼻子一酸有点想哭:历史书里没讲这些啊!谁来告诉她究竟发生了什么?隰州内忧外患一大堆,群龙无首状态,外有西夏人和金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内有蛀虫,上盘下剥,救灾赈济迟迟,百姓自发募捐杯水车薪。知命脑袋里乱如麻线,快步的往自己的小院跑,泪水打湿了胸前的衣襟:“我这是怎么啦?我并不属于这个时代啊!他们怎样和我有什么相关?反正历史车轮滚滚,最后大家不还是尘归尘土归土嘛?”呜呜咽咽的跑着,看着人群里几乎全是成年男子和男孩,知命突然想到了什么,又突然转头往回跑:“秾芳,快去告知叔母一声,从今天开始,务必让各家里的女人来领粮食,有女孩的,十岁以下多给粮食。
秾芳一脸忧愁的过来:“姑娘,有个事我想你得知道。我们老家有句话叫‘拿人饽饽,受人搓搓’。今天领头闹事的那个男人我认得,他之前来拿过馒头,后来他把馒头分给了墙角一个女花子,那女花子吃完了馒头就被那男人领走了,跟着一起走的还有那女花子的女儿。”知命一听就楞住了。后面结果不难想象。这个偌大的隰州城里,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该不该做圣母?这个时代怕是真的要吃人了。
知命呆立在院里,仰头看着那被高墙拢住的四方形天空,苦笑着泪流满面。“庄柯,你真的是蠢,与这个时代共情,是疯了吧?最后的结局你不都知道吗?螳臂当车又能怎样?”
知命一路又哭又笑的跑了回去站定,身后的千年面瘫赤霄难得一脸懵逼的跟着跑出去又跑回来。
心事重重的回了自己的小院,蛮奴儿已经大好了,只是脸色看上去还是有点黄,野草般的生命力果真没让知命失望。蛮奴儿跟知命讲起了很多她的小道消息:起初赵令松大人并未下令开门,是巡城官房大人想趁夜半偷偷放一些老弱妇孺进来混个温饱也成,谁成想被难民们发现了,大家一窝蜂涌进来,踩踏伤了好几个人。
闭城门,不忍见百姓饥馁;开城门,属违抗命令。
房大人和赵大人商量了半夜也没有好的对策,后来房大人拟了个奏折,禀明是自己私开了城门和粮仓,把家里人安顿好后准备领罪,甚至做好了丢命的准备;赵令松得知消息后,将房大人扣押在府衙不让他鲁莽行事,自己前去替了他的罪。因为多年前,战场上房大人曾替赵令松挨过一刀,险些没命,现在赵令松用实际行动还当年的救命之恩。不仅如此,就连隰州的普通兵士都有血性,每个人都留了遗书签了生死状,忍饥挨饿的情况下死死守住城门才让隰州得以安宁……
知命听她简短的叙述已经痛心到流泪不止,怪不得赵佶一干人等这么作,王希孟画了《千里江山图》之后的14年,大宋才倒下。这实实在在的千里江山,都是靠这些小人物抵挡住的。顶层虽然懦弱淫逸,但底层还保留着泯灭不掉的民族脊梁。这一个县的人都被召集起来,奋勇抵抗、并肩作战。让知命刮目相看,山西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惊人的文化艺术,山西人骨子里的热血难凉才是个中至宝。
每个人的信息汇总在一起,让知命从心底里升起了使命感,叔母的话犹在耳畔。大不了死上一回,用自己一条命换几百、几千人的命,值了!
几声闷雷炸响在隰州城上空,远处乌压压的天空几道闪电劈在山间。春雷滚动,惊醒了蛰伏地下的万物。知命抬头看看那天,眉头皱了皱;时间紧迫,下刀子也要上路。
知命要立刻动身离开隰州,秾芳老家是隰州的,她小时候在这里长大,有感情,知命让她留在这里帮忙,蓁蓁也都留给了叔母,都是能干的,赤霄也留下来去帮着叔母做个照应,有他在,少量的闹事者在赤霄面前都是蟑螂老鼠,自己只留了一个翠萼在身边,蛮奴儿恢复的还不错,甚至可以每天去叔母的粥棚帮忙打打下手;知命放下心来,她实在不愿别人为她所累,另外,待召要带回去。知命把自己之前画照盆孩儿和赵令穰给的钱,她的压箱底准备跑路的全部身家都拿了出来留给叔母。沈氏抱着那个沉甸甸的包袱泪如雨下:“好孩子,这钱算是叔母借你的,我现在就写借契给你。”知命佯装恼怒:“叔母,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些。我也是大宋子民。叔母放心我即刻启程回东京,叔父一日不归,我一日磕头在睿思殿。”
夜幕降临,知命不顾星辰要尽快赶回去,隰州水路发达,回程先至紫川河坐船。河边已经聚集了很多老百姓,虽然知命没有亲眼见到那一场人间屠戮,但无力悲伤的人群的状态明显就是修罗场后的疮痍。很多人刚过了个年就家破人亡,实在惨不忍睹。知命站在河边看那一盏盏孔明灯,河里还有好多盏莲花灯同时绽放。一时间,似乎天上、人间所有的灯同时亮起,天灯无数,引渡万千灵魂升天。知命看着那漫天升空的天灯,数量之巨,令人心生恻隐,原本应该是浪漫美好的风景的。想到这一盏盏灯的数目对应的就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她竟不自觉留下两行清泪。
来时你慌慌忙,去时你也急匆匆,繁华落尽尘归土,早升极乐万事空……一个颇为滑稽匆忙的声音在岸边碎碎念,知命眯起眼睛搜索了一番,是个狐狸头的人。他在超度亡灵。难道和之前夜市里看到的是同一个人?知命离得远,看着不真切,也不确定是不是那个人?
“那人是谁?”
“听说是专门做看命、神谋的,叫诺皋。隰州城有名的万事通,据说很多人都找他看卦。”
知命没有再开口,默默看着那人忙碌着送亡灵。
华灯千盏,以安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