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 事与愿违(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立夏:绿荫铺野换新光,熏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徽宗想攻打辽国,把燕云十六州打下来。

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

皇帝为什么突然要打仗?无人知晓,只知道朝堂上的大臣们分成了好几派,自是争论个不休,没完没了。上次金明池那里,大宋官员们把金人“伺候”的很好,现在金人“投桃报李”想联合大宋一起灭了辽。可西北常年征战、军民疲敝,官家全然不顾这些,一门心思要冲冲冲!此事就连蔡京都极力反对,谏言道:“瑞鹤舞于端门,黄河三次水清,都是天下太平的吉兆。何苦再起征伐?……”大家都不想打仗,可大家都忘了,壮志未酬的徽宗一直对“燕晋未复,遽可谓一统太平乎?”有执念,收复燕云十六州是他的心病。

当中有人拱火说,收到谍报——辽国的天祚帝貌有亡国之相,目前是最佳时机。

可笑争论的最后的结果是:徽宗决定派画院学正陈尧臣、朱渐带几个画院的画学生装扮成外交人员黄门侍郎出使辽国,一探虚实。

宋朝打破自太祖以来的设官制度,让画师走上前朝。而宋徽宗则进一步打破了宋太祖所定下的技术官不能拟外官的规定,一批画院画家任职外官。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陈尧臣了。陈尧臣在画院中任职画学正,本与政治毫无关系,但因为官家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临时被启用,迁至侍御史,官属从六品下。

旨意过来,果然上下一片哗然,虽然已有先例,画院中的技术官员可适当参与政事;但是事关重大的军事行动,这是不合规矩的;但这次官家不知道听了谁的话,坚信画家们参与可助攻此事。知命摇摇头:果然当世很多人都在传“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学生堆里选拔了几个人随队前往:王希孟、赵知命、能仁甫、侯宗古和郗七。

能仁甫,长于佛像山水,世多观音;在之前睿思殿宿直的时候颇得官家赏识,现在官至县令,宋代的县令是正八品官员,一般由经过科举考试进士出身的文臣担任,在徽宗朝之前的北宋历史中,只有夏侯延祐任职翰林待诏期间兼任过卢州巢的县令。此次可见官家对他的认可和重视。侯宗古和郗七在画院低调的很,以至于小黄门来到别苑宣了皇帝的旨意,知命仍跪着脑袋里一团黑线。痴迷于各种怪诞小人书的侯宗古也没怎么搞清楚状况。

本来名单里根本没有赵知命和王希孟,夫子觉得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带上了二人出去历练一番。知命想着任务完成的好的话,可以请旨带王希孟改道去庐山。也就高兴的答应了。希孟也高兴,他太想出去看看了,总在图画院憋着闭门造车,画些假山假水令他头疼。总算能搏个机会再去那大川里走上一遭了。上次是冬天,黑灰浅绛的山水不是他想要的感觉,这次办完了差事,能再去一次彭蠡湖是最好不过了。

不高兴的看来只有王宗尧,刚和知命彼此确认了心意,没腻歪上几天呢,就要分开。

“我还在想着那天你穿那婚服的样子,什么时候再穿给我看?爱人如养花,我要把你养成这世间最美的花。”

“此言差矣,爱人应该如养老虎,养她爪牙锋利、血肉饱满,养成这世间独当一面的大树。”

王宗尧听这番言论,不由得想起夜市里她在前面努力装男生拽拽的走,而他在后面和陌生搭讪的女子蛐蛐她是“胭脂虎”。

“我还是想郑重的确定一遍。”

王宗尧定神看着知命,将人揽进怀里。

“我要你重新说一遍。”

“我喜欢你。从今往后,我会保护你,照顾你,我希望余生每天醒来看到的那个人是你,我今生也只想跟你一起生儿育女。”王宗尧看着知命的眼睛,认真的说。

知命鼻子有点酸酸的。在她还是庄柯的时候,对情情爱爱无感,一方面确实没有遇到可心的人;另一方面,她觉得爱情实在是麻烦,能在一起就在一起,不能的话,就趁早拉倒,及时止损不拖泥带水才是她的风格。

“那你安心等我回来。”知命听到了想知道的答案,点了点头。

“对了上次,要跟你深聊,一直没得空。今天聊一下?”

“听你的。”

“你真的敢什么都告诉我?不怕我泄密?”

“不怕。”

“所以,多宝到底怎么回事?”

“他是我养在宫里的眼线。当初差点被梁师成那老阉贼发现身份,假死逃过一劫。后面安排在汴梁周边一带负责情报驿站。”

“宫里还有谁是你们的眼线?”

“老百姓口里的六贼,我们基本都布有眼线。”

“所有金国在大宋的眼线都归你管吗?”

“基本上吧!有一部分只听金兀术的。还有一些在宋的金人是靠卖情报赚钱,情报会跟西夏、蒙古人等一起共享。”

“你的金人名字是什么?”

“讹里朵。”

“金兀术是你什么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