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雪婵娟(第2页)
笑容一直持续到送表妹上马车,送走了嘴角才落下来。
刚才她看着表妹给拭墨作的肖像画时只觉得眼熟,却不知道为什么,细细看来,才发现微小处的玄机。
令柔随手画进的山茶花,极为特别,不像寻常画法般先定花心,再画花瓣,而是一开始就把最外层花瓣定好,再一步步往里自然带出;且花心极深邃,整个的形状偏内收,半开半拢,不像大众画法那样完全展开。
殿下给的那页画册上,是一株海棠花,正是这样的画法。一开始,她还不敢确信,特意套话,问表妹师承何人,表妹却说是自学,有时她娘在身边指导,但画法同她也大不相同,林慧漪才敢确定那墨行居士就是表妹。
又问表妹殿下送了哪几样,表妹只回答了七八样,可那几样都是小东西,根本不足以装满个两人抬的大箱子,再加上那姜令萱吵着要看,还要带什么东西走,里面怕是还装着送给小姑娘的东西。
那么情形也很简单了——要嫁给殿下做正妃,还要再搭上她表妹。虽然解出来殿下的谜题,但心中更加沉重。
令柔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她与顾宁安志趣相投,情谊相融,连国公府都拆散不了;就算没有顾宁安,她也志在天下,必定不愿受宫门朱户束缚。
送姑母和令柔走时,已经傍晚,林慧漪不顾父母的阻拦,硬要出门,转过几条小巷,从皇子府的隐蔽后门进入,再次求见六皇子。
这一次,殿下召她的速度比第一次快上许多。
“殿下要的,民女已心中有数。只是还想劝一劝殿下,若将八月瓜强扭下来,里头的果实果肉,只会苦涩难以下咽。”
赵彧轻笑了瞬,感叹这个女孩的机敏,他其实给了她更多时间,但也没想到她能反应这样快。
“林尚书还在时,曾在某爱花如命的下属家中发现一支罕见的雪婵娟,那花儿本就易死,但林尚书将它搬走后,却发现拿珍贵的食材药材养着,又有专门的医士看顾,那花儿反而比在下属那里生长得更好。为此,林尚书大感振奋,还特意为它做了一篇《雪婵娟赋》,你可背过?”
赵彧说着,也不等林慧漪反应,接着背,
“群情欲还芳于乡野,复归于自然。吾独不可。若掷弃于乡土,放纵于风尘,则亏为盛世之名花。”
祖父的诗赋,家中子弟当然都学过背过,尤其这篇还是名篇。当然不止是在说一支花,而是在借物喻人。
当时正是林尚书要携众同参苏守得的前夕,林尚书的学生们却劝他暂避一时,不要硬顶着君王怒火。但林尚书坚持上表,还作了《雪婵娟赋》来表明心迹,告知世人,他决不愿流落于乡土,只有在圣人和朝廷身边,才不辜负他的才能。
殿下拿这一篇,来说服她这林氏女,那她自然也没什么话好说。那么她也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了,
“殿下为何偏偏选中我?”
赵彧有些纳闷,不是这人先来找自己的吗?可很快也反应过来,她是问,为什么要选中她,来配合使令柔落网。
他坦然一笑,道:“在她的亲属中,你着实是一个好人选。一则你身份合适,娶你为正妃陛下不会反对;二则你够冷静果断,若我们提前做好交易,你也能接受婚后无夫妻敦伦。”
他还没说完,就见林慧漪惊愕非常地看过来,他没管,只继续说,“我只愿得她一人,对旁人无意。若选不知情的女子来,只怕误了人一生。”
“三则,你找上门来那天,我就知道你有野心。追求地位尊荣的人,会抛下旁的任何一切,反而更好满足。”
“你先回去吧,”林慧漪低着头,见到殿下的青蟒绣纹皂靴,逐渐走到她眼前,居高临下对她说:“给林小姐一天时间考虑,若你有意,就带着计划再来找我;若无意,我另寻办法,无论如何,我与姜令柔,都是绑在一起的缘分,只看你想不想为自己的前途考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