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夜(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虽然,林家女儿都是像的,自幼读书,在书香熏染下一身书香。

张阅来的最晚,在丫鬟的指引进入课室,快步走向黛玉,一袭书香,又带了几分利落,抓着黛玉看了看,“瘦了。”后面的丫鬟快步跟进来。

两人算一起长大,张阅只在贾敏走后来林家陪黛玉住了几天。

后来虽有书信往来,还是十分担心,如今见了黛玉气色还好,便放了心。

张阅又和表嫂王熙凤、表姐贾素心、林氏姐妹互相见过礼,才落座,几人闲话,讨论老师和课程。

甄先生负责教导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孔夫人请了张阅的大伯母白夫人给她们教礼仪、品香、品茗、莳花、管家、交际等贵女修养,又请了扬州有名的吕绣娘教她们女工刺绣,衣服搭配等。

黛玉在林如海处见过几次甄先生,随和幽默,性情疏朗,黛玉很喜欢他做老师,倒不担心。

只是不熟悉白夫人和吕绣娘不太熟悉,有些踌躇。

不一会儿,甄先生带着甄英莲,白夫人、吕绣娘先后进入课室。几人闲话少叙,简单自我介绍后,便各自出了题,了解她们的水平。

白夫人,出身太原白氏,祖上曾出名将,到现在已几经朝代更替。她年轻时也是才貌双绝的才女,与张大爷两情相悦,结为夫妻,只是天降祸事,张大爷不幸被当年祸事波及,白夫人中年守寡,深居简出,寄情诗书,枯木一般活着,孔夫人费了好大功夫才说服她。

吕绣娘倒是苦命人,早年遭遇天灾,爹娘为了活命,把她卖了,几经周折,学了一身好绣艺,名贯扬州,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又青年丧夫、丧子,如今与女儿相依为命。

几人考察了黛玉她们的进度,把她们分为三组,黛玉、张阅为一组,林秋、林灵一组,林熳、甄英莲、贾素心一组,王熙凤跟着黛玉她们旁听,轮流上三个老师的课。

上课时,甄先生因材施教,虽然都从《论语》开始,但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讲的深度不同,教学方式也不同,只是都讲的妙趣横生,让学生们恨不能长在课堂

他不仅讲知识,也带着黛玉她们探索知识背后蕴含的价值、典故等等,甚至有时会将一些朝政。

王熙凤虽然不能全懂,但也能知深浅,收起了早先王家厉害的张狂,行事不再向早先那般无所顾忌,早先的错事也积极做了补救。

日常也求教黛玉和贾琏,夫妻关系也突飞猛进。

当然,甄先生也不一味带着她们研读四书五经、史书典籍,也会在林府的某一处景致,带着画画,写意工笔,全凭喜好;也会在雨天,伴着雨声带着她们学棋……让她们在风雅中学习,在学习中风雅,习惯与诗书相伴的日子。

白夫人的课倒是世家谱系、社交礼仪、管家理事、射覆骑马、养生调理……应有尽有。她们有时候期盼白夫人的课,有时候又害怕白夫人的课,十分矛盾。

不过,黛玉的身体好了许多,称得上健康,白夫人功不可没。

甄先生的课大家都很喜欢,白夫人的课爱恨交加,吕绣娘的课大家除了衣饰搭配、颜色搭配、穿衣禁忌等听的还算认真,对刺绣倒是无可无不可。毕竟,她们又不以此谋生,只是偶尔给长辈、手帕交绣个礼物而已,身边也常有专门伺候衣物的丫鬟伴着。

不过,大多都学的中规中矩,不会出错。

老师们住在林府附近的院子里。

林氏姐妹、张阅都住在林府,给她们在黛玉安排了院子,休沐的时候回家。不过,张阅偶尔也会随白夫人回去。

下了课,甄英莲、林氏姐妹、贾氏姑嫂、张阅都一窝蜂的跟着黛玉去了她的院子,几个人在丫鬟的伺候下吃了饭,完成作业,又玩了会才结伴离开。

这样的路一走就是两年,她们扎进书海,等出来的时候贾敏的孝期已经过了,林家素颜换了新颜。

这两年里,林家女学在江南出了名,来了许多姑娘,也走了许多姑娘,来来去去,姑娘们的情谊却没有丝毫改变,远在天涯,也书信为伴,情谊更加深厚。

张阅因为张大人升迁,已经离开扬州半年,虽约好京城见,但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