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常(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行人看完仓库的玉米,李福请了两位说是回屋用些便饭。

李福道:“都是些乡野小菜,万望两位老爷莫要嫌弃。快,快,两位老爷请入座,”一面说着一面请了两人坐下。

唐县令也没有和他客气,爽朗的应下,道:“李老,这有菜,有肉,还有新鲜蔬菜哩,哪能是乡野小菜了,都是大菜了。”说罢哈哈大笑了两声,示意道:“各位都落座吧。”

李家人和三奶奶便依次坐下,这边郎君们一桌,那边女郎们一桌。

唐小婵她刚坐下拿着碗哩,那边唐县令便转身过来笑着道:“六娘子请这桌来吧,正好我和赵县丞有事请教哩。”

唐小婵想着是玉米那事,怕叔父不知道如何应答,便也就端着碗起身道:“行,那我就不客气了。”冲着婶婶们示意失陪了。

唐县令见手中碗里的米饭是黄色白色交杂的便道:“这碗里的可是用那玉米和米混合煮的,还有这金色的团子也是?”说着便吃了口玉米饭,又拿了玉米菜团子吃将起来,一面感受着玉米的味道,一面心中道:这玉米。果真可果腹,而且滋味也甚是可以。若真可以大量种植的,真可谓是利国利民的事,不过还是得先实验出了成果再行上报,不可大意。

这边县丞也吃将起来,一面吃着还一面点头称道:“果真是可以当做第六种粮食。”又说了些夸赞唐小婵的话语,把她夸的羞愧难当,这都是系统和后世的功劳。

遂又见桌上有时新菜便夹了吃了,恩,甚觉得可口开胃:“六娘子,这是魔芋豆腐”

唐小婵回道:“正是,这是泡椒魔芋,这儿还有这酿豆腐,酒糟鸡”说着起身一一介绍,着重介绍了辣椒。

辣椒这东西唐县令也是知道的,自从李家寨开始卖这辣椒以来,他们衙门的那是顿顿都不缺的,特别是雪天吃了特辣的身体还暖烘烘的,所以厨房采办经常让李家寨这边的村民送货采买。

唐县了又夹了一块豆腐,也觉甚是美味,他是世家子弟,什么菜式没吃过,但今儿这晚食着实吃的心中欢喜,不知是欢喜那粮食还是欢喜这美食。

正吃着哩,唐小婵想到她的酒,便道:“两位老爷可要喝点酒?”

两位都摆了摆手道:“明儿还要回衙门处理公务,不宜,不宜。”

饭毕。

唐小婵同唐县令两人又讨论了一会,需要种多少玉米,多少人,多少亩地?她说先实验,差不多几亩。唐县便道:几亩地太少了,先十几亩,人不够我这边再差人来,对了,种子够吗?”要是种子不够的话,得后面几年才能全县推广了,得先把两种存了来。

“按照这个亩数应该是够的。”

“那行,就先这样,目前本官也不能令人大肆种植,只能劳烦唐娘子与李老了,后面百姓看到这玉米收成好,能裹腹能富粮仓,定是都会种植,到时候你家的种子我们再按银钱来算。”

夜深了李家收拾出了一间屋子供唐县令和赵县丞休息,第二日天还未亮两人因事务繁忙早早告辞,只留下书信让唐小婵到衙门详谈相关事务。

“六姐姐,怎么,还在苦恼准备什么年礼吗?”七娘见唐小婵一人坐在门口望着外面,也跟着一起坐下,托着下巴问道,要她说,六姐姐就是想太多了,那夏娘子,她也是见过一次的,甚是和气,喜欢六姐姐得紧,就算六姐姐什么都不准备,她看那夏娘子都是不打紧的。

唐小婵叹了口气道:“是呀,哎,我再想想吧。”系统里的东西不能送人,但是她又想送,看来只得自个儿动手做了。对了还有蹊姐姐,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回来,都要过节了,学院还不休息。

“哎”一大一小的坐在门边叹气。

一旁路过的寨子的人,都好笑道:“两个丫头干甚呢。叹什么气?”

“外面大冷天的,还不进屋?”

“要我说,六娘子搬回去住得了,省得两边跑。”

唐小婵和七娘应和着外面的乡亲们说了会话,不一会都回去了,她两也回了屋。

她望着李成蹊的房房间道:“七娘,哥哥这才去了不到半月,我就想她了。”

又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七娘趴在桌上道:“二哥昨儿说了就是这几天回来,我看六姐姐没有忙的了,才念着五哥哥。”

“上年时五哥哥也是去了这么久,那时六姐姐,你忙着收玉米哩。”

她一听也觉得是,这季节是疲懒了些:“哎,来年哥哥就要去乡试,若是考上了……若是考不上。”若是考上了,她是得跟着李成蹊走的,李成蹊的女子身份需她帮着做掩盖。

“呸呸呸“七娘听了这话,赶忙烧说:“六姐姐,五哥哥定是能考上的,快快,把刚的话呸了来。”

七娘不知道李成蹊身份,一家人都盼着李成蹊做官呢,不必像她们一样在地里刨食。

“呸呸呸。”能中的,有了我的药一定是能隐瞒过去,不能想不吉利的话了,唐小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