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二次投喂三福晋(第2页)
三人几乎一见如故,在毓庆宫见了,又去御花园见。尤其是三福晋,反正三阿哥不在,就干脆整天都不着家。
于是等过了谷雨,往四月翻了,三阿哥终于同太子回来的时候,往三阿哥所直扑,却发现屋里竟然没人。
“???”胤祉看着自己风尘仆仆带回来的大包小包礼物,懵了,“你们三福晋人呢?”
大宫女望望他,波澜不惊地回答:“回三爷,福晋御花园跟毓庆宫林格格玩去了。”
信息量有点大,胤祉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脑子懵懵的:“……她不知道我今儿回来?怎么不在屋里等我?我们还得一道去给额娘请安呢。”
说起这个,大宫女眼神便更加同情了:“回三爷,三福晋说,请三爷自个去荣妃娘娘那用膳吧,她要跟林格格御花园吃‘烧烤’去了。”
胤祉:……
胤祉眼前一黑……
*
与此同时,御花园的小亭子里,两人忙得热火朝天。
一边是炭火架着银丝烤架,董鄂明真坐在架子前,眉飞色舞地滋滋烤着肉。另一边,竟然是明真从阿哥所直接拎过来的一条处理干净的鲈鱼,交给了林婉手上。
三福晋果然是个妙人……林婉啧啧称奇,而后挽起袖子来,往鱼肚子里补了点花椒,拿铁钳子固定住了,又拿刀在鱼身上划了深深浅浅的花刀,这才拿过去,开始给鱼周身每一处大笔大笔抹上芝麻油。
烤鱼就是这样,越好吃的鱼越是细皮嫩肉的,因此要厚厚的油脂保护着,鱼皮才不会糊,才能在外皮烤得焦焦的同时,将里面嫩肉烤熟了,吃起来外酥里嫩。
就这样让丰沛的油脂不停地滴下,烤得轻轻滋滋响的时候,再翻一翻面,细细撒上一层盐和胡椒、辣椒、八角、肉桂、小茴香。
明真本来乐呵呵地烤她的肉,偶尔错眼一看,忽然乐不出来了。
——林格格哪来的这么多调味儿的啊!
明真看着自己只撒了盐和辣椒的烤肉:“呃——”
她决定不耻下问。而林婉也笑着回答:“三福晋自小习惯的是北方的吃法,仗着肉好,切作大块只放油盐,但到底寡淡了些。南方么,论吃食便精细许多,莫说调味,闽南小富人家吃早茶都喜欢分小份的,零零总总摆上一整桌,真比宫里还有排场。”
至于调味,人总要不断精进的嘛,她也就从辣椒粉精进成了辣椒粉及十三香,从御药房里找来紫叩、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八角、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药材,磨为粉放进了小瓶。
明真听了先是迟疑:“这么多?味道不会互相冲撞吗?”
然而夹一筷子烤鱼尝了,只觉鱼皮焦脆入味,调味料和油脂顺着深深的花刀渗透进鱼肉里,鲜嫩而滋味丰满,层次丰富,辛香味充盈。
一时董鄂明真简直是惊叹:“真出乎意料,这也是南方的吃法吗?”
啊……林婉便陷入了思考。
放在清朝的话,那应该不算吧,毕竟南方大多好清淡,至于后世唯爱辣椒的四川及周围一带,这会儿还远远没普及辣椒呢。
林婉便有些为难,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才是,最终含糊道:“……差不多吧。”
明真见她迟疑,这才想起来林格格也是京城人氏。京城人氏,又是女儿家,按道理是不太清楚远方的情况的。
但她又能对南方的一些事如数家珍,更神奇的是,她能整出“十三香”这种绝妙的方子,这怎么看怎么不应当是闺阁女儿自己能研究出来的。
明真不免感到困惑,而林婉见了,微微一顿,终于远目道:“是这样的三福晋,我小的时候有个奇遇,遇到个云游四方的道人。”
明真不免好奇地睁大双眼:“啊?”
林婉则诚恳地继续道:“那道人虽修道,但醉心庖厨。至于他的名字……他单名一个王,字守义,这个方子便是他发明后传下来的。”
明真这才恍然。
怪不得林格格于此道上这么厉害,原来是有高人指点,这便完全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