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孙子愿意吃东西,老太太乐坏了,又挑了七八个地鼓儿剥了给孩子吃,“只要你喜欢,奶奶天天给你买哈。”

估计是地鼓儿酸酸甜甜的开胃,这娃娃吃过地鼓儿后居然食欲就上来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愣吃了小半碗蒸蛋,一家人看着那叫一个高兴啊,孩子能□□神就好,这精神好了身体不就好了,可不比那些苦死人的药强多了。

既然孙子爱吃,那就没啥舍不得了的,打那以后,老太太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守在那家店门口,这五十块钱一斤的地鼓儿,愣是让孩子吃到它下市。

……

清晨,苏天好不容易忙的差不多了,端着个大海碗碗蹲在门口那呼啦啦的喝稀饭,不是他不想找个地儿坐着吃,实在是里面人太多了,站都站不下。

幽幽的凉风吹着,清淡的花香弥漫在四周,喝上一大口稀饭再咬上口泡姜,苏天还是觉得美得不行。可惜这姜不是他们自家种的,泡出来味道差了点,等秋天苏天他们自己家的嫩姜熟了,就泡他个几十坛,以后炒菜下饭都好的很。

电话铃声响起,苏天见是李安远,掏出来开了个免提,“怎么啦,你今天这么早就起了,昨天没出去浪啊?”

“浪什么浪啊,我这忙的不可开交的,你那倒安逸。”

“忙啥呀?又忙着买玉去了?”

“什么买玉啊,我这是忙正经事呢。你不知道,你那地鼓儿真的是牛B了,这才上新一天,专门买它的人都快把我的店挤烂了,今早上我就去城北分店转了一圈,出来人都快被压扁了。”

苏天乐开了花,“真有那么好卖啊?你卖多少钱一斤?”

“五十啊,你说我要不要再提提价?感觉那东西小小的一个,一斤有一口袋呢。”李安远可不觉得自己黑,这车厘子啥的都能卖四五十,他这纯野生的神仙果儿咋个就不能再卖贵点?要知道种车厘子的人多得是,长地鼓儿的地方可没多少。

苏天一口稀饭差点喷出来,“五十?你丫是不是人啊,从老子这儿就买成十块钱一斤,你一转手就五倍卖出去,还想提价,提你大爷。”

李安远哈哈大笑,“别这么说嘛,你不也是干的无本买卖嘛,就给人家采的人两块钱一斤,转手就卖我十块,不也是翻了五倍?”

苏天没好气道:“基数都不一样,有啥好比的?再说老子包山不也是花了钱?”昨天采的都是苏天自己山上的地鼓儿,苏天琢磨着这生意要长久做,当然得先摘无主的荒地,到时可就不是两块钱一斤能办到的。

李安远赚了大钱也不在乎这一星半点儿,“行啦,给你涨价行不行,十五块钱一斤,你待会儿多带些人去采,有多少我要多少,但你不能卖给旁人哈。”

苏天满意了,“那还差不多。”

地鼓儿果期只有一个月,要想赚钱可得抓紧了。苏天三两口把稀饭刨完,嘴巴一抹,就上书记家说这事儿了。

地鼓儿这东西怪的很,人多了不长,人少了也不长。早些年他们不光他们清江,南方好多省都有,特别是他们清湾这边,山坡坡上、田埂边、沟边、灌丛边、疏林下、路边到处都是,成片成片的长。就这两年,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到处都长满了野草,这东西也越来越少。就他们大湾村这边,还留了不少,味道也格外甘甜,所以也算是稀缺物了,卖的贵点也说的过去。

听说苏天的来意,书记有些惊讶,“你想找人摘地鼓儿?准备卖到哪儿去?就你那请湾山庄能消化吗?这东西可是娇得很,经不起长途磕磕碰碰的。”

“就卖到清江,到时包装好点儿,应该问题不大。我有朋友在清江专门开蔬果店的,听我说这个,就说帮忙卖试试,反正不采也是浪费了,正好这些天地里也不是很忙,也可以给大家增加个进项。”

书记咂摸了一下,“倒是个好事,你准备收多少钱一斤啊?”

“我地头上的两块钱一斤,不是我地头上的五块钱一斤,有多少我收多少。”

书记有些不解,“论理说两块钱一斤也不低,只是这差价怎么这么大?”

“我这不是想留种嘛,万一一下子都被糟蹋完了,明年怎么办?我自己的地盘好控制一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