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宠难却(第2页)
刹那间君珩感到仿若自己捧着的月光碎在河里,无论如何心疼,却再也捞不起来。
“是朕不好,当时被清晏平安归来的希望冲昏了头,想当然地安排了你的位置……柔儿,朕要怎么做才能补偿你?”
他隐约发觉自己对秋清晏和云柔哲是不同的情愫,也许前者更强烈而深刻些,让他每每遇到少将军之事总是不顾一切,自乱阵脚。
肩头的力度加紧了些,云柔哲不得不抬头直视那双温柔明眸,此刻散发着悔意与歉疚。
明明只差一点就能成为贤王帝后,是他自己先放了手。
“皇上自始至终都明白臣妾所想,可我们不还是走到了如此地步吗?”
与秋家退婚、选为太子妃、入宫为蕙妃,虽然不全是君珩的缘故,实乃命运捉弄,但确是他从最开始用凤命之局搅乱了云柔哲本该和美顺遂的婚事,又再次为了秋清晏将她置于这难于自处的蕙妃位置上。
如今,她要么像寻常妃嫔一样承欢君上,从此再脱不开后宫争斗;要么寄希望于秋少将军将她救出牢笼,往后余生便要处处依赖他人的真心。
总之凭一己之力,云柔哲暂且确实无法逃出宫去。
所以当下她只得努力削弱自己在后宫的痕迹,静待秋少将军归来后再寻时机。
“朕忘了,柔儿本是不愿入宫的。”
君珩的声音暗淡下去,嘴角微微向下,眼眸中溢出些许哀伤,扶着肩膀的手也放了下来。
即便万民之上,皇帝也有面对命运的无力吧。
“朕虽为一朝天子,却让手足远走,母后忌惮,亲近之人皆疏离,就算宠幸后宫也要雨露均沾,不能流露自己的喜好……以后怕是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了。”
君珩苦笑着,重新转头向楼外街景,望着那街坊院巷中的荧荧灯火。
“朕很小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个地方,有时心情烦闷了便来这里待上一整天,谁都找不到我。可如今,连这万家灯火也变成了朕肩上的责任。”
云柔哲望着他的侧颜,心软了下来。
也许她还有希望离开这里,但君珩生来就注定要承担这一切,再多孤苦又与何人说。
“也许皇上可以在新年时登上城楼,行观民之仪,一览天下盛景,体万民感愿。”
她与君珩并肩望着那片民间星芒。
“社稷安稳,百姓安乐确是天下第一盛景。柔儿可愿与朕一起走到那一天?”
君珩转过头来,眼中流露出云柔哲从未见到过的帝王之请求。
“臣妾……”
令她无法拒绝。
云柔哲总是这样,不自觉地将他人置于自己之上,甚至总能从他人圆满中得到满足。
或许是少时总习惯于努力实现世俗的期望,害怕自己出半点差错便不能成为世人眼中的大家闺秀,共情甚至迎合他人对她来说极为容易,几乎是无法抑制的倾向。
“如果柔儿愿意留在朕的身边,朕必定全力保护你,让你能毫无顾忌地与朕站在一起,而不是委曲求全地完成朕的期许。”
君珩这是在引导她走第一条路?
云柔哲不甚明白。或许在她内心未曾察觉的角落也暗存了类似的希望,否则此刻她早应该为第二条更为稳妥的路做些准备了。
心中的悸动似乎在不经意间从克制中寻到了一条缝隙,正试图肆意乱窜。
对面之人好似也是如此。
因为君珩正轻轻将她拥入怀中。
“夜已深了,皇上若再不回去,容妹妹恐会落人口实。”
云柔哲不自觉地双手抵住君珩的肩膀,与他保持着距离。
“好吧,那柔儿披着朕的斗篷回去。”
君珩浅皱了下额头,无奈地笑了笑。
摘星阁下,卓公公从暗处走出来,为皇帝披上一件貂绒披风。
“皇上,蕙妃娘娘是您的妃嫔,既然您惦念着她,没有不召幸的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