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第 52 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望舒憋笑:“再打扮打扮,可以上台演戏了。”

陆殿卿不悦地扫了她一眼:“少说话。”

拍好照片,照相师傅看他们两个长得模样出挑,很有兴致,开始劝说他们拍婚纱照。

“一般人都没拍过,多时髦洋气啊!我们店里这是头一个引进的!”

林望舒看了看,其实兴趣不大,她甚至觉得那个婚纱太过繁琐,太多缀饰,有些幼稚傻气,还不如穿着简单的西装和衬衫拍,这样至少不会留下浓重的时代气息,就是再过十几年,不会特别老气。

拒绝了拍照师傅的盛情邀请,两个人赶过去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很有些历史了,据说元朝时候就有了,那时候还叫东江米巷,到了乾隆时候,东江米巷的骚达子馆成了专门接待外国使臣的迎宾馆,南京条约之后,这里一度沦为国中之国,中国人不许居住在此,就连清朝皇帝祭祀的堂子都因此北迁,一直到解放后,这里才焕发了新貌。

不过因为这些历史,东交民巷也保留了大量的西洋建筑,成为迥异于周围胡同的一道风景线。

陆殿卿爷爷的宅子是一处中西结合的宅子,红砖砌墙,里面是砖木结构的,雕花的门窗罩,在周围一片西洋建筑中,并不起眼,甚至略显寒酸。

陆殿卿拿了钥匙打开门,带她进去,里面现在没人住,院子里有飘零的银杏叶子,靠墙有一处石桌,旁边是绿意盎然的葡萄架,上面葡萄眼看着要结果子了。

这么走进去,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胡奶奶的意思是,回头白纸坊的房子退还给政府,她就搬到这边来,也能顺便照顾我爷爷的起居。”

林望舒有些惊讶:“为什么?我以为她会和我们一起搬过去新街口。”

上辈子就是这样的啊,现在自己和陆殿卿结婚,结果她不搬过去了。

她想起那天胡奶奶的话:“该不会和那天的事有关吧,其实她说她的,老一辈人都这个想法,我又不会因为这个就恼,我根本不会在意这个。”

陆殿卿:“不会,我没说什么,是胡奶奶自己的意思。”

他略沉吟了下,道:“她的意思是,我们刚结婚,她在的话,怕不自在,所以干脆住这里,况且她也喜欢这里,说是做什么都方便。”

林望舒:“其实也没什么不自在的吧。”

陆殿卿听了,侧首看她一眼,低声道:“我觉得可能确实有点不太方便。”

本来这话也没什么,但是林望舒却一下子多想了,她脸上竟然有些红,便软声嘟哝道:“你都在想什么!”

陆殿卿的声音便有些沙了:“嗯?我想什么,你觉得我在想什么?”

林望舒好笑,软软瞪他一眼:“好了,当我什么都没说。”

陆殿卿却捏住了她的手指:“这边。”

于是他带她过去了朝东的一间房,并不算大,不过里面布置得还算干净整齐,有床,有一个小小书架。

“我小时候住在爷爷这里的话,就住这个房间。”

林望舒听了,便好奇起来,不过因为太久没住了,其实也看不出什么,只有旁边相框里的照片,有一些陆殿卿的痕迹。

她凑过去,看到里面的小男孩不过四五岁的样子,穿着小小的背带裤,小绅士气派十足,头发微卷,深邃的大眼睛,皮肤很白。

她笑了:“你小时候真好看,像个洋娃娃!”

陆殿卿:“应该是我幼儿园时候照的了。”

林望舒看后面背景,确实是幼儿园的样子,是很讲究的那种幼儿园,靠窗户的位置还摆放着钢琴。

她叹道:“你小时候上这么好的幼儿园。”

她小时候干嘛,上树掏鸟下河捞鱼?幼儿园,没这么一回事。

陆殿卿:“就是那天说的教会幼儿园,解放前就有,我现在想想,是很西式的幼儿园,钢琴,圣诞树,启蒙式教育,什么都有。不过等我上小学,这幼儿园就没了。”

也不是没了,确切地说是被改了,很社会主义特色了。

说着间,陆殿卿打开旁边一个黑漆木盒子,林望舒这才发现,这就是他所说的唱片。

陆殿卿道:“这是以前旧式的钢针唱片,这个很费针,不过我找到一盒以前的备用唱针,可以随便听了。”

林望舒看着那些唱片:“这里面都是英文的吗?”

陆殿卿:“各国家的都有,都是进口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寄卖行会卖那些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原版唱片,当时我母亲设法买了一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