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2页)
知道她与元恕有私怨,皇帝也不打算瞒她,屏退左右后,便直言道:“还不都是那个元恕!名声虽不好,骨头却很硬,重刑之下也不肯交代兵符下落。如今元锡大军压境,京城战事迫在眉睫啊。”
兰因虽然心里清楚元恕是逃不掉的,但真的听到他被抓,还受了重刑,仍是忍不住地痛心疾首,只能死死咬住牙关,才稳定住情绪,对皇帝说:“妾有一计,可解陛下燃眉之急。”
“哦?”皇帝没想到今夜来瑶光苑还有意外之喜,“说来听听。”
“陛下。”兰因停下了给皇帝捏肩的手,行了个礼,才说:“妾擅临摹百家书体,可仿元恕手笔,给元锡去信,让他退兵。”
“倒是个妙计。”皇帝思索片刻,又说:“只是元恕也算书法高手,笔画难摹,你有把握吗?”
兰因敛目垂眉,并不看皇帝,而是看着书案上自己写的字说:“陛下明鉴,妾并无十足把握。军队行止,想来也不是一封书信就能撼动的。但妾愿勉力一试,若有转圜,也算为陛下分忧。”
皇帝听她不卑不亢的语气,倒也舒心,便称好应下,又问她:“你打算怎么做?”
“陛下可否拿几份元恕的亲笔奏折当作范本?军情紧急,妾彻夜临摹,明日早朝后,您可派人来取信。”
皇帝一听她要彻夜临摹,起初有些不愿,但转念一想,元锡的大军还在城外驻扎,还是忍忍算了。若她的退军之计真有效果,有些事往后推推也未尝不可。
送走皇帝,兰因赶紧把元恕的扳指收好藏起来,才长舒一口气,庆幸“今天这关算是过了”,至少短期内,皇帝不会再来瑶光苑。
没多久,皇帝就派了内侍送来元恕之前亲笔写的奏折。
坐回到书案前,翻看这些奏折,兰因并不打算真的“彻夜临摹”,毕竟元恕的字,自己烂熟于心,明天早上随便写写就能交差。
眼下更重要的,是要想想,能不能在朝中或是宫中,找到能帮元恕的人。
第二日上午,皇帝果然派人来取了信。
又过了几日,皇帝派人唤兰因去昭明殿。兰因见这次皇帝身边的内侍,不是之前帮助过自己的那位,而是换了一个人,不由屏气凝神,准备“迎接挑战”。
兰因刚行完礼,就听皇帝笑着说:“玉美人,你的信果然好使,那元锡已经退出百里了。你再写一封!让元锡说出兵符下落。”
“陛下,非妾不愿,而是不能。”兰因万般不愿,也只能跪倒在地,恭敬地回禀:“此前去信,信中只写‘退兵百里’,元锡即便心有困惑,也不敢用元恕性命去赌。若讨问兵符下落,元锡定会看出蹊跷,便得不偿失。”
皇帝听了之后,觉得她所言不无道理,一时也没有开口。却听边上内侍出言:“陛下,玉娘子所言甚是。俗话说,好钢得用在刀刃上,玉娘子既有这样的本事,日后总是能用的上的。不如先晋了她的位分,也好让她知道陛下您的恩宠不是?”
“嗯。”皇帝听了陈荃的话,点点头,对兰因说:“就晋你为昭仪吧。”
“谢陛下。”兰因磕头行礼,心中只觉得奇怪,“今日这个太监,看着像在帮我,实际上却是问我讨人情,八成不是什么好东西。”
兰因一回瑶光苑,就向侍女停云询问,皇帝身边的内侍都有哪些,为人如何。
才知皇帝身边常有两位内侍,一位年纪稍大些的是掌印太监陈荃,大权在握,不好得罪。另一个年纪稍轻些的是秉笔太监叶道安,讷口少言,不怎么与后宫妃嫔打交道。
两人正说着,就听有人通报,陈掌印前来宣旨。
兰因迅速准备好便迎了出去,见陈荃宣读完晋升自己为昭仪的旨意,又对自己说:“玉娘子灵慧,甫一进宫,就从美人升至昭仪,恩宠无双呀。”
“全赖掌印抬举。”兰因一边假笑,一边塞给陈荃一叠银票,“妾在外无父兄傍身,入宫无姊妹依靠,生死荣辱,日后都得仰仗陈掌印您。”
陈荃见她既有仿写笔迹之能,又聪明灵巧,本就有意收为己用,如今见她主动投靠,心下一动,便问:“玉娘子可想再晋位分?”
兰因见自己“投诚”有效,便又放低姿态:“掌印说笑了,什么位分不位分的。这深宫中,只要能得掌印护佑,无论何事,妾自是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陈荃听后未置可否,揣了银票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