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朝堂之辩(第2页)
“下官也是想着为保前线将士粮饷无虞,眼下不如暂且让沈三石代劳。”
“一旦倭国战事拖延,沈三石不能供给粮饷,我户部自然要迎难而上!”
宋濂等人虽依旧觉得让民间商贩供给军粮终究有些折损朝廷颜面。
然而李俨所说也是在理。
没人能知道倭国战事究竟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先让沈三石供给军粮,户部为其兜底。如此留有后手,也算的上是权宜之策。
“可。。。。以民待劳,运送军粮。先前并无先例。。。。。”
“宋学士所言极是。”李俨忙出声附和道:“所以下官才谨小慎微,不仅派遣户部官员清点沈家运送的军粮,而且也会同时抽调部分朝廷之粮运至前线。”
“双重保险,前线军粮自然无虞。”
待李俨说完,朱标眉头一挑,看向宋濂道:“不知宋师心中可还有顾虑?”
“终是臣迂腐短浅了,陛下英明!”
语罢,宋濂几人冲朱标拱手过后便也退回到了官员队列之中。
可也是这一瞬间,李俨竟有一些茫然。
明明他也是不赞成朝廷售卖低价粮的,可为什么自己反倒为朱标反驳宋濂等人?
就好像。。。。。
就好像自己是朱标低价售粮的绝对拥护者一般。
一时间。
李俨竟有些不太清楚自己究竟是站在哪一边的。
“陛下,微臣有奏!”
当看到刘伯温出声的瞬间,李俨心下这才松了口气,同时心中也暗自打定主意。
不管待会朱标如何说,自己绝对不能上当,反驳刘伯温等人。
而且!
自己也要为劝阻朱标售卖低价粮出一份力。
“诚意伯单说无妨。”
“臣请陛下宽待商贾。”刘伯温深吸口气,郑重出声道:“民间商贾自有一定之规,商人虽重利轻义,可于国朝来说终究不可或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纵观古今,义商也不绝史书。”
“古有范蠡、孟尝君、子贡等等,唐有窦乂、宋有赵河,此皆为仁义之商。”
“眼下沈三石散尽家财,为国运粮,其心可表、其行可彰。”
“故而。。。。。。”
刘伯温猛地提高音量,再次复请道:“微臣斗胆,请陛下宽待商贾。”
见刘伯温跟自己拐弯抹角,尽可能将事情往大了说。
朱标却也不接招,故意装糊涂道:“诚意伯这话听的朕很是糊涂。”
“好似朕苛待我朝商贾,不给他们生路一般。”
“臣绝无此心。”
刘伯温深吸口气,继续道:“只是商贾根本乃是东乡低买,西村高售。”
“今陛下为宽宥我朝百姓,低价售粮。”
“此举虽彰显我朝仁德,虽体陛下爱面之心,可于那些粮商看来无疑是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