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散人心境再出镇国(第3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浪抱拳笑道:“打扰各位,沈浪在此向各位赔礼了。”
一众被诗文惊动赶来的人,都赶紧抱拳还礼。
“见过沈公子。”
沐婉华走出人群,迟疑了下道:“刚才可是沈公子做出的诗文?”
沈浪点头道:“正是。”
他抬眼望向空中,轻轻一招手,就见那一片夜幕中,一道金色光芒划破长空落到了他手中。
在沈浪意识沉入文宫的时候,天演诗文已经进行过,所有人都看到了那金色的诗文。不过此刻见到诗文原稿,一个个依然是目光灼热。
这可是镇国诗文原稿啊,错开今日只怕一辈子都见不到了。
“沈……咳咳,子玉先生,可否将原告给我等一观?”
一名六十来岁的老文士满眼灼热的文道,在他身边还跟着一名身材丰盈的妙龄女子。
沈浪也忍不住暗暗感叹了句,当真是老当益壮啊。
沈浪也没有拒绝,直接把诗文递了过去:“请指教。”
“不敢不敢!”
老文士双手颤抖地接过诗稿,他动作小心翼翼,生怕弄坏了那宣纸一样。
周围的所有人也都凑了过来,近处的一个个凑头过去,脸都快贴到了纸上。外围的则是踮起了脚尖,深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
“当真是好诗啊!”
“诗中所展示的豁达洒脱,当真是我辈难以企及之高度。”
“此文能镇国……当是因为心境吧?”
老文士忽然抬头问道。
沈浪轻轻点头,心头有些惊异,他没想到这老文士竟能看出这点。
“儒道第一步便是修身,在我看来所谓的身,并非是单一的身体或者是品性,应该还包括有精神与肉身二者。这篇文主讲的便是心境,豁达心境能让我等读书人更容易理解圣人经典,感悟圣人心得。”
沈浪说的也很概括,虽说他作为原作者,能感悟到的比旁人多千百倍,但毕竟修炼儒道的时间不长,而且唐寅这诗文中蕴含的心境,其实并不是那么适合他。
沈浪这两世为人经历过许多事情,但却没有唐寅那样的起伏。虽说能通过诗文感悟,但也还是差了不少。
良久过去,那老文士才念念不舍地将诗稿还给了沈浪。
沈浪收起诗稿,嘴角泛起一抹笑意,抬眼看向一旁的林冉。
“林兄,可算是过关了?”
林冉的脸色苍白,他怎么也想不到,沈浪竟然真能写出镇国之作!
而且这题目还是以青楼为题,这怎么可能,世上怎会有如此妖孽?!
“沈兄如约写出了镇国之作,那自然算过关。”林冉勉强说道。
沈浪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履行赌约吧。”
林冉脸色铁青,把怀里的玉佩摸了出来,犹豫半晌才递给了身旁的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