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1页)
樊诚觉得自己已经竭尽所能地吹嘘了,换成其他人早就立刻拜倒,连呼几声“谢樊大人知遇之恩。”可苏衡既没拜倒,也没应承,只是恭敬地垂着眼帘,极平静地说要考虑一下,让他琢磨不透。苏衡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出色的住院医师(经典款社畜),但凡主任要增加额外的出差、考试或者急诊手术,总会承诺假期、额外的学习机会或者手术补贴。这样社畜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毕竟累死累活的时候有个盼头,比较容易扛住。就算是不常出门的原主苏衡,在经历了家道败落,历经世态炎凉,就算他真是个孩子,也会被催得早熟许多,不然他怎么会做出投江反抗的事情?这樊诚大概以为他的脑子是个摆设,连大饼都懒得画,翻来覆去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当樊诚家的忠犬,才能在戍边营地活下去。具体表现就是拉踩三大营地的管事,天上地下只有他樊诚是第一号营地管事,真是可笑至极。车队顺利到达了戍边营地的边缘区域,笔直的土路分成了三岔口,每一条都通往更高的山峰上,左边是通往坠鹰峰的,中间直达鹿鸣涧,右边通向虎啸崖。三个戍边营地,呈环形分布,占据山峰高点,视野极佳。樊诚叫停了车队,摆起官威装模作样地介绍一备,高声宣布:“此行一共一十八人,每个营地分去六人。”“你们可以选择,珍惜这个机会。”苏衡听苏行远说过,无当山的三个戍边营地可以自己选,其实是一种心理慰藉,看似有得选,实际上选哪儿都一样辛苦艰难。唯一不同的是,无当山坠鹰峰的戍边营地,百夫长姓刘名钊,是个性情耿直又爱护属下的长官,种地带兵都是一把好手,与苏行远有些交情。“本官会去虎哮崖任职……”樊诚高声宣布,意思再明显不过,识相的跟他走。一群人站在原地,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的,眼神到处乱瞟。只有苏衡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到了左手边的路口:“樊大人,苏衡自请去坠鹰峰。”赵先机哧溜一下滚到苏衡身后:“樊大人,赵先机自请去坠鹰峰。”眨眼间,坠鹰峰的六人名额在“我!我!我也去!”的喊声中挤满,挤进去的人都有最简单朴素的想法,不管上峰为人如何,至少苏衡和赵先机人好心善,跟着一定没错。没占到左边岔道的人,肉眼可见的心有不甘;也有管不住自己表情的,还向抢先的人挥了挥拳头。很快岔路中间的也站满了六人,剩下的人愤愤地站在原地。“还不赶紧组队,贻误军机的重罪你们可担得起?”樊诚自认为体恤下属、平易近人的表面功夫做得很不错,万万没想到会是此等情形,气得脸都黑了。“樊诚,时候不早了,赶紧分派辎重,好上路啊。”魏仁慢条斯理地催促,满脸嘲讽。樊诚唬着脸,把马车牛车和所有物资都按照三个营地重新分配,在众人的注视下,把魏家附赠的物资全都放在了自己的车队。三列车队从左到右,左边最少,中间正常,右边车队的物资都堆满了。苏衡很无语地打量身旁两辆马车和一辆牛车,牛车上除了粮食棉衣和军服,草药成药一点碎屑都没分到。真是“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毕竟“小人报仇从早到晚”,这些话在樊诚樊百夫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赵先机实在忍不住了:“樊大人,戍边营地本就缺医少药,您这样分配,实在有违公允,您让苦守坠鹰峰的将士们怎么办?”“你们若有不服,尽管去国都城敲登闻鼓当街诉告”,樊诚冷哼一声,“但也要有命活着才能去告。”事到如今,撕破脸也无所谓了。“樊大人说得好,”苏衡从背包里取出纸笔和红泥,“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完,找了一处平整的大石面,拿出笔写了一份诉状。赵先机和众人都不知道苏衡要做什么。很快,苏衡写完了一纸面,轻轻吹了一下,高声朗读:“天和十六年四月十五大雪转晴樊诚百夫长率车队行至三岔口,众人去向分选自主,惟分发急用草药和成药时,坠鹰峰营地未分得一粒;而樊百夫长的虎哮崖营地独得三分之二。众人共见,指印为证。”读完后,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率先在纸上摁了鲜红的指印,赵先机立刻跟上,很快纸页上摁了六个指印。“你,你,你……”樊诚气得浑身发抖,“苏衡,你这个浑帐东西,你竟敢!!!”“樊大人,”苏衡直接打断,“大邺戍边十年一换,将士苦守边塞,保家卫国,他们也是少女的春闺梦里人,也是长者日夜盼归的孝子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