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1页)
可二爷薛云来正羞愤当头,恨不得吃了苏二奶奶的心都有的,如何还能理睬,自然几次三番驳了泰昌伯的脸面。
泰昌伯面上不敢有怨,可心里是如何作想的,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从大爷薛云起几次欲登门造访,泰昌伯都抱病不见,便可见端倪了。
而薛云上有郑国公府在朝中周旋。
郑国公虽不如泰昌伯这般深得圣上宠信,到底门下还是有些人能在皇上进言的。
那户部的差事自然落薛云上头上了。
只是薛云上入户部当差没几日,江南两淮盐课便出了件大案。?
☆、
?那日皇帝收到新任江南盐政庞大元的密奏,其中奏报:“上年友公奏请预提甲x年纲引,令地方各商每引缴纳银两,三两四两不拘,以备公用。共缴贮运库银三十二万三千有奇。”
密奏中所提的友公,正是庞大元的前任盐政。
而纲引,又俗称盐引。
民间盐商若要贩营盐业,必得具有盐引,否则便要以贩私盐而论处。
前盐政友公友大人以甲x年盐引不足为由,奏请预提次年盐引份额,得银三十二万有余。
皇帝得奏报,一时竟想不起有这笔项数的,便急令户部查阅历年文档。
户部彻夜查找,竟未能找到相关的文册。
可见这笔预提盐引项数的猫腻。
皇帝暗自打算了一番,又唯恐打草惊蛇了,便密令江苏巡抚石宝通,会同庞大元密查此案。
石宝通与庞大元彻查方知,那三十二万两银子不过是冰山一角,故此不敢隐瞒,如实呈报皇帝道:“两淮预提盐引之法已有二十余年之久,早成旧例,其中所得共计一千多万两,其中三百多万两不知所踪,还有六百多万为各地盐商所赊欠,至今尚未缴清。”
这二人还暗指历年盐政、巡盐御史等均有营私舞弊之嫌疑。
罢,石宝通和庞大元便都积劳成疾,抱病不起了,道是有负圣恩,不能再为圣上分忧,奏请告假养病。
皇帝准了石宝通和庞大元所奏,又惊闻两淮盐课亏空数额如此之巨,大怒,当下特命都察院右都御史容高为钦差,出勘彻查此案。
容高不负圣望,案情很快水落石出。
也因如此,容高方才明白为何石宝通和庞大元会忽然抱病不起。
原来案子并非复杂,难却难在案之犯着实难拿。
涉案之人竟然从当地盐商,到朝中内阁、后宫皆有,牵连之广,大出人意料。
就薛云上所知,这位前任盐政友公友大人的叔父,正是如今内阁辅臣友阁老。
而此任巡盐御史廖启东则是世勋之后,其妹是敬妃。
更巧的是,这位巡盐御史家中还与馨和郡主的夫家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