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页)
以至于我说话做事的风格,就像行走在月光下,总也离不开那道奇怪的影子。他思考时习惯一只手叉着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那几根山羊胡子反反复复的捋。尤其他和那几个老伙计一起闲聊,孙老爷和张爷爷死盯着他捋胡子时,那种期待的目光,让人觉得那一小撮花白胡子,是迸发知识的源泉和启动智慧的发动机。以至于我曾为此苦恼过。为什么我不长出那绺子山羊胡?免得在给小朋友讲故事的时候右手无所适从。说到这里,郜铣冰下意识地摸了摸光秃秃的下巴。姑娘被他的一本正经逗得「咯咯」地笑,同时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妙了。姑娘在听他叙述的同时,对照着刊物上的文字,几乎是一字不差。姑娘疑惑地说道:“你确定没在别的刊物上看过?”“我以我的人格担保,绝对没在其它的刊物上看过。不过,你现在要是反悔还来得及。”郜铣冰戏虐道。“一顿饭而已嘛,用一餐饭见证一个奇才,不知赚了多少呢?你继续。”原本打算问个究竟的姑娘,被他这样一说,只好让他继续讲下去。郜铣冰把节奏放慢了一些,把背诵演变成了讲故事。“不过也不尽然。比如他的老哥们中,有个叫瞎子张友的,是个粉匠。他就没有胡子,瞎子是他的绰号。不知道是因为他不认字,别人送他的,还是因为在漏粉的时候,分不清地瓜和土豆的缘故。他在前后十里八村,是个有名的人物。不过他的名气不是因为有蹊跷的胡子,和漏粉的手艺多么高超,而是他大字不识,兼具瞎子的雅号却能通篇说书。譬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小八义》等等。在那个时期的那块地界,相当于袁阔成和田连元了。他说书有声有色从不缺少听众。有时还和那些老哥们现场讨论。有一次,他们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让马谡去守街亭时,因为观点不同产生了争论。我外公很激动。他手握烟斗不停地敲打板凳,把对诸葛亮及马谡的不满完全发泄到那个倒霉的烟斗和板凳上。姑娘听到这里流露出无比向往的神情,说道:“真有那样开明的外公,该是十分幸福的。”“是呀,这些在成年人看来不以为然的举动,在刺激我幼年时期虚荣心膨胀的同时,也激发出我对认字读书的强烈渴望。那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提前掌握别人没掌握的知识,不仅会得到同龄人的尊重与敬仰,还很受长辈们的喜爱。”“看来你的童年是很幸福的?”姑娘煞有介事地问道。“不对,不对。怎么会是我的童年呢?”郜铣冰机警地反驳道。“是作品里主人公的幸福,嘿嘿,被你带进去了,把你当成作品里的主人公了。”说完,姑娘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接着问道:“不知道你外公现在还健在么?”“不在了,最后见到我外公是在一九八五年四月份的一天,正在读高三的时候。高三了,学业紧张很少回家。”“停,停。”姑娘做出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什么过目成诵,你骗人。”“我没有骗人。”“没骗人?你看着我的眼睛说话。”“好。”“你说,你是什么时候读到这个作品的?”“我对孔老夫子发誓,我真的是第一次在刊物上看到它。”姑娘用带着疑问的眼神看了看他,然后拿起刊物前后翻动起来。郜铣冰明白了,姑娘对自己的身份有疑问,开始怀疑自己就是这部短片小说的作者了。于是,笑了笑说道:“是不是想从作者简介中发现点蛛丝马迹呀?”姑娘并不回答,厉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郜铣冰。”“这也不对呀?”姑娘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把你难倒了?”“那你是这部短篇小说的作者,抒怀是你的笔名对不对?”“是的。”“那你说从没在刊物上看过?”姑娘一脸不服气的样子。“我在此之前是没在刊物上看过,只收到通知说作品发表。”“那你不是说你去报到的么,一个老师?”说到这里,姑娘意识到说话有些唐突,忙捂起嘴,把尚未吐露的下半句话咽了回去,掩饰因说话不周,对面前这位年轻人的不恭。“你的意思是老师不配写小说,还是不配写出如此质量的小说呢?”“我,我……”姑娘被郜铣冰直截了当发问,弄得立即尴尬起来,忙转移话题说道:“这么说你写的是你个人的成长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