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1页)
小宫女有些疑惑,「可皇上与荣亲王关系如此密切,怎么荣亲王不留在定京呢?」
连杏闻言居高临下地看她一眼,仿佛想通过此事卖弄自己的资历。她轻哼一声,「笨呐你,能登上此位的人哪有不多心的,听闻荣亲王当年是主动请求皇上让他退守广阳城的,想必也是为了让皇上心安吧。」
小宫女连连摇头,似是在替荣亲王惋惜,「这大概便是世人所言的伴君如伴虎吧。」
连杏瞪她一眼,「可别胡说,要是让旁人听了去,你的脑袋还想不想要了,赶紧打扫吧。」
小宫女被她吓的一惊,忙道是。
宁寿宫内。
朔康帝正在陪同太后说话,殿外便传来了太监的喊声,「参见荣亲王,参见小王爷。」
太后闻言有些惊喜,「子旭今年回宫倒是早啊。」
朔康帝笑道:「十二弟应是想念母后了,这一入宫就往母后这来了。」
太后抬眸瞧他一眼,「子旭哪回入宫不是先寻的你这位皇兄,这回大约是没见着你。」
「母后怎的还同儿臣吃味起来了。」朔康帝依旧笑着,「看来朕得提醒下十二弟了,以后入宫第一件事,便是得来向母后请安。」
太后摇头轻笑,对底下的人道:「快请荣亲王和小王爷进来。」
荣亲王父子来到殿内。
荣亲王面向朔康帝躬身行礼,「臣弟给皇兄请安。」转而又看向太后,「儿臣给母后请安。」
魏恒随着他父亲,一同问了安。
太后笑着点头,「来人,赐座。」
入座后,荣亲王才看向朔康帝,笑道:「臣弟方才带着恒儿去御书房寻皇兄,见皇兄不在,一猜便是在母后这。」
闻此言,太后眉梢一扬,朔康帝只是笑笑,「来了母后这便先好好陪母后说说话,旁的事,晚些再说。」
荣亲王拱手称是,嘴角漾起浅浅的弧度,「臣弟遵旨。」
太后不理会他们兄弟二人的相互戏谑,视线越过荣亲王,看向一旁的魏恒,眸中满是慈爱,「两年未见,恒儿当真长大了不少。」
魏恒有些羞愧,「去年孙儿因在城外驻守,错过了皇祖母的寿辰,望皇祖母莫怪。」
「恒儿为广阳城的百姓辛苦劳累,皇祖母何有怪罪的道理。」想到边关处游荡着的突厥人,太后不自觉皱起了眉,「怎么这两年突厥人愈发胆大妄为了?」
突厥人主要聚居在南晋西北至东北一带,东北处便广阳城,此处的突厥人相较西北边关实际要少上许多,荣亲王封地又处广阳,突厥人并不敢随意造次。反观西北处,在万家被召回后,边关形势一度变差,这两年突厥人闹得又格外凶,因此也传到了太后耳里。
想到西北边关,朔康帝只觉头疼,当年的确是他思虑不周,新的将领,尚未有能力从万家手中接过驻守边关这枚大旗。正因如此,在万寻请缨返回西北驻守时,朔康帝没做多想,便应允了。
朔康帝出声安抚太后,「母后莫担忧,我朝兵力强盛,突厥人到底只是试探,断不敢胡来。」
太后沉默点头,「希望如此。」
一盏茶后,朔康帝便以奏摺堆积如山为由,先行回了御书房。
待朔康
帝离开后,太后转头问荣亲王,「这一次回宫打算待多久呢?」
「这回大约会久些。」荣亲王缓缓道:「皇兄前些时日在书信中告知儿臣,北祁使臣在母后寿辰不久后便会到定京,皇兄之意是让我与恒儿多留些时日,待年后北祁使臣离开后再走。」
「如此甚好。」太后继续道:「你啊,已有十年未在哀家身边过年了,今年倒是能过个团圆年了。」
荣亲王眼底划过一抹几不可察的情绪,虽转瞬即逝,太后却看得真切。旁人或许不懂,可太后比谁都清楚,她叹了口气,「这些年也是苦了你了。」
荣亲王轻笑着摇头,「母后这是哪的话,能为皇兄为南晋付出,是儿臣的福分,岂有苦之说。」
太后见此状,也不想再谈当年之事,便将话题转到魏恒身上,「皇祖母没记错的话,恒儿应是已有十八?」
魏恒恭敬回应,「皇祖母没记错,孙儿与五皇子同年出生。」
太后倚靠在太妃榻上,回忆着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