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与春的距离4(第2页)
“给个早饭钱也行。”李惟钧不用回头,光凭语气就能听出她想要说什么,她估计又在心里说他太实在了,勾着唇角说:“或者来杯咖啡?”
“不了不了,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咱们直接走吧。”
姜至坐上副驾,李惟钧打火热着车,拿了个纸袋递给她:“我看你没有戴手套,先将就着戴这副吧。”
还没等姜至说话,他立马又说:“不用见外,一副手套花不了几个钱。这是店里做饭的郑阿姨织的,我一般会让她把勾好的东西拿到民宿里卖,拇指和食指可以点手机屏幕,这样在外面不会那么容易冻手,今天西途零下十五度。”
这下子姜至只好欣然接受,是一副克因蓝色的手套,她两只手都戴上试了试,手掌撑开朝李惟钧晃了晃,眼睛弯弯的,“好好看的颜色,她还会织什么?”
“毛衣,帽子,手套,围巾,基本上能用毛线做的她都会。”
“手好巧啊!你上哪儿挖来的宝藏?”
李惟钧打开导航,让她输目的地,“她原来跟我妈认识,以前就在我妈的旅馆里做饭。”
原来如此,姜至正想问,手机一连响了好几声,是任丽娟的微信,姜至都没来得及仔细看,她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姜至心里一紧,余光看见李惟钧正专心致志地盯着路,犹豫几秒,还是接了起来,在包里翻找耳机。
任丽娟经过一夜的调整,脾气已经消下去大半儿,在电话里温声问她现在情况如何,下一步准备是什么,姜至没找到耳机,只能先这样简略地跟她说了说,但任丽娟非常不满意,绕过来绕过去还是绕到了让她回家这个话题上:“没事儿,咱们累了的话想缓缓也行。先报个见习岗,不交社保不影响应届生身份,每个月能拿个最低工资,你可以直接报名妈妈的单位,或者去你爸爸单位也行,很轻松的,写材料外出这些活都不需要你去做,平时在办公室做做题就行。”
姜至就知道会这样,绷着嘴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本来睡了一觉之后,她把前些天的所有烦心事都忘了的。
任丽娟还是想劝她回家,“租房子了吗?你一个人住我们真的不放心,不然妈妈去陪你?要不你还是回家吧,那么老远的地方,要是有什么事情我们都没办法及时赶过去……”
“房子是之前乔映谣来这边支教的时候租的,她认识房东,房东人很好。”
任丽娟又说:“那周围邻居呢?是不是也换了……”
姜至关了麦克风,靠在副驾驶看了李惟钧一眼。
他余光里看到姜至在皱鼻子,很可爱的动作,眼睛里却充斥着苦恼。
他并没有要听的意思,也无意撞破她的家事,头仍然笔直地朝前看着,只是任丽娟嗓门实在太大了。
反正也已经被他听到了,姜至叹了口气,找了个理由随便把电话挂断,五味杂陈地耸了耸肩,“听烦了吧,我妈妈特别会唠叨。”
李惟钧脑子里涌上来很多话,他一时竟不知道该说哪一句好,似乎都没有立场。
“姜至,”李惟钧突然出声叫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就来找我,我能帮到的一定帮,不用客气。”
姜至愣了会儿,慢慢品出他这话里并没有客套的意思,才点点头,“行!”
“我周一到周五不在民宿,周末过去看店,平时你给我发微信打电话都可以,有时候上班在山里信号不好,会回得晚一点。”
姜至问他:“你在山里上班?还有副业啊?”
“民宿是一个副业。”李惟钧耐心解释:“我跟几个人合伙在山里开了个跳伞基地,不过现在不太适合跳伞,冬天那边是滑雪场。对了,跟我合伙的有一个你也认识,窦维。”
“窦维!就是咱们班当时招飞去当飞行员的那个?”
李惟钧颔首:“是他,大四去跳伞的时候跟他碰着了,他就在西途的军校上大学。”
印象里,李惟钧好像也去参加了招飞,体检什么的也都顺利通过,不过最后好像没去。
姜至聊起他:“你也在西途上大学的?”
又觉得这样突兀地问不太好,便加了句:“我大学也是在清潭,上这么多年学就没走出过清潭。”
李惟钧想起来当年班主任为了鼓舞他们,往教室后面贴了张海报,让他们填意向大学,姜至把中国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名牌大学都写了一遍,踌躇满志要选去哪一个,结果最后四个大学都被擦了,高三最后一次家长会时由她妈妈亲手改成了:清潭大学。
他说:“我在西京大学上的,计算机专业。”
“西大的计算机很不错啊,”姜至想他高中成绩那么好,去西大很简单,不过她还是好奇,“但你怎么跑到西途来工作了?我听人说,西京现在发展前景很不错啊,好多大厂给的条件都挺好。”
这话音刚落,就想起来“盛夏将至”还有个前身——他妈妈的小旅馆。
果不其然,李惟钧说:“其实毕业之后拿到了西京的一些offer,但是得回来接手我妈这间民宿,我不弄就没人弄了,留着也是荒废,所以大学毕业就一直在西途待着了。”
他不弄没人弄……
按照这话的走势,姜至觉得不太好继续往下问,便拐了个弯,“那你这几年过年都是在这边儿过,没回过清潭啊?你爸爸也跟着你一起来西途了?”
李惟钧脸色十分平静地握着方向盘,看不出任何异样,就这样沉默了几秒,说:“他不在了。”